一、课程背景
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人员正常的晋升,一批业绩突出、专业过硬、上级信任的骨干员工或基层主管被逐步提升到管理岗位上。毫无疑问,他们是业务能手,但正是这样出色的“业务能力”,可能成为他们走向管理的最大障碍:他们可能喜欢自己做,而不是驱动下属做;喜欢细致地指导下属,甚至以直接的“指令”,而不是基于下属能力基础的教导;他们或者过于严厉,坚信“严管是爱”的理念,或者过于舒缓,坚信“信任是最大的激励”,宽严如何适度,缺乏相应的技巧。
《卓越管理五项修炼》课程,参考管理大师彼得 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和美国兰德公司Charles H. Kepner和Benjamin B.Tregoe 博士《经理人KT理性思考法》,糅合了绩效改进之父Thomas F.Gilbert博士、哈佛大学教授John P.Kotter博士《权力基础与影响力》、学习型组织建设之父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职业经理人的管理现状和中国企业管理实际,开发完成。
二、适应状况
1、管理者不清楚从专业工作者到管理者,有什么不同,该如何转换。基本的角色管理意识缺失的时候,胜任能力和担当意识自然就无从谈起。
2、管理者习惯于单向下达目标(指标),而不是通过双向沟通,激发下级的目标承诺,更不善于通过目标的描述,激励下属的意愿。
3、管理者乐意于“被请教”,在自我满足的“快感”中,下属越来越不肯动脑,凡事碰到“麻烦”,就推给上级;管理者总是要疲于处理问题,更要命的是同样的问题常常重复出现。
4、管理者过分夸大“态度”的作用,迷信“态度决定成败”,特别是当员工绩效不达标时,总习惯于从“人”的层面找原因,而不是基于流程优化、工具改善、技能提升等“技控”层面,推动员工更好业绩的实现。
三、课程对象
1、带团队的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不带团队的基层员工、研发人员、策划人员等,不适合参加本课程。
2、课程采用“讲授—演练—分享—点评—改进”小班制训练法,为保证效果,学员人数建议为18人-36人,特殊情况下最多不超过50人,且需分组围坐,每组6-10人。
四、课程时间
标准版2天,6小时/天;可根据客户需求,1~3天时间内调整内容。
五、课程收益
(一)对于个人
1、明确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2、掌握从理“事”的维度,提升下级工作绩效的办法
3、提升管理者的工作绩效
4、提升下属绩效,提升下属满意度,提高团队凝聚力
(二)对于团队
1、达成高员工满意率、高目标达成率
2、塑造绩效导向、注重执行的工作氛围
3、降低优秀员工流失率,提升团队绩效
(三)对于组织
1、形成并建立沟通绩效的通用语言
2、提升组织整体执行能力
3、培育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六、课程特色
1、课程内容系统化:基于管理者的核心职责,设计系统化训练内容,各个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为系统化开展管理者训练,提供了完整解决方案。
2、训练方式多样化:强调现场训练效果,通过讲授、示范、案例分析、情境演练、现场作业、小组对抗等多种方式,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推动学员由“知”到“行”的转换。
3、课程服务专业化:课前调研收集案例,提取问题;课中以问题为导向,着力于解决问题;课后通过“MTP管理技能训练课后作业训练”,推动学员学以致用。
七、课程大纲
修炼一、直面新的管理挑战
一、直面知识经济的三大挑战
1、数据替代技术,成为组织发展核心资源
2、影响力拉动替代权力驱动,成为资源整合的主要方式
3、赋能与授权替代监督与控制,成为管理者实施管理的基本方式
4、案例分析:流水线之父亨利福特的管理模式的利与弊;早年的腾讯为什么不受资本市场的青睐?
二、适应知识经济的管理要求
1、重新定义管理者的绩效责任
2、重新界定管理者的角色
3、重新调整管理权重
4、重新审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5、案例分析:海底捞的管理启示;创业公司的老板为什么越来越低调?
三、管理变革与管理者的使命
1、传统的员工管理手段为什么失灵?
2、员工“难管”的根源与目标
3、改变管理方式的基本思路
4、看电影学管理:校长的难题是怎么得到化解的?
修炼二、明确管理者的使命
一、从管理1.0到管理4.0
1、管理的含义:通过他人并同他人一道实现组织的业绩目标
2、管理的三大核心要素:明确目标、整合资源、激励与控制
3、从管理1.0到管理4.0:管理演变的发展路径及其启示
4、案例分析:一个普通员工为什么可以发飙?
二、管理者的核心任务
1、树立标准
2、整合资源
3、培育人才
4、引领变革
三、衡量管理有效性的客户视角:管理十二要素
1、如何衡量管理的有效性?
2、管理十二要素的指标及其背后的逻辑
3、现场测评:我们的优势与短板及改善策略
4、追问与反思——我该是谁;我该贡献什么
修炼三、目标管理与计划执行
一、定目标
1、目标是三种表现形式
2、目标定义的SMART原则
3、责任与需求矩阵——从需求、责任到目标
4、目标分解过程——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二、做决策
1、决策含义:做决定还是做选择
2、决策风格:你是风险规避者还是风险偏好者
3、决策模型:如何发挥集体的智慧
4、决策目标与决策标准:画竹之前,胸中必须先有“竹”
5、麦穗理论:如何确认最大的一支
6、KT问题分析法:把决策变成一门技术
三、追计划
1、明确计划目标
2、确定计划关键事项
3、分析风险与机会
4、让计划涵盖变化
四、重执行
1、明确一对一责任
2、强化过程辅导
3、即时激励与反馈
4、依靠团队力量,而不是个人英雄
修炼四、通过沟通激发合作
一、明确目标
1、明确你的的“贵人”:谁是实现目标必须倚重的对象
2、定义你的关键期望:不明确你的期望,就得不到你的结果
3、这是一个短期一次性的任务,还是必须长期合作的关系
4、最有挑战性的是建立关系,还是完成任务
二、挖掘利益与需求
1、识别立场:谁是我们的“朋友 ”,谁是我们的“敌人”?
2、找出利益诉求:支持的原因、抵制的原因
3、挖掘深层需求:共赢的前提是满足对方的隐性需求
4、案例分析:踌躇满志的项目经理为什么功败垂成?
三、通过沟通激发合作
1、沟通价值与意义
2、沟通识别驱动结果的关键动作
3、沟通节点检核与结果定义
4、现场作业:运用3W沟通模型,达成共识,激发合作
修炼五、整合团队的力量
一、团队与团伙:高效团队的基本特征
1、高度的目标认同
2、统一的价值观
3、明确的责任承诺
4、互相欣赏,互帮互助
5、团队荣誉感与高度的凝聚力
二、影响团队合作的五大障碍
1、团队评估——衡量团队合作程度
2、团队合作的五大障碍
3、推动团队合作的五大工具
4、现场作业:交互反馈练习,建立共识与信任
三、团队业绩-成长模型与团队发展
1、什么是团队业绩-成长模型
2、如何兼顾团队短期业绩与团队持续发展的关系
3、案例分析:卡特教练的“三把火”是如何烧起来的
4、诊断与反思:我的团队现状与我的管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