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培训体系的建设与优化。一个高效、激励性的培训体系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还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然而,许多企业在实施培训体系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培训内容与员工需求脱节、培训方法单一乏味、培训效果难以评估等。这些问题往往导致员工对培训缺乏兴趣和参与度,进而影响培训的实际效果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例如,某知名科技公司在推行新员工培训计划时,由于内容过于理论化且缺乏针对性,导致新员工参与度低,培训效果不佳,最终影响了公司的整体业绩。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避免类似案例的再次发生,我们特别设计了“激励性的培训体系设计”这门课程。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帮助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培训师掌握激励理论在培训中的应用,提升培训需求分析与目标设定的能力,设计具有激励性的培训内容与方法,掌握激励性培训体系的实施策略,并学会评估培训效果并建立反馈机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构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具有激励性和实效性的培训体系,从而提升员工的学习动力和工作绩效,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时,学员还将在课程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力量,积累宝贵的实战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收益:
1. 掌握激励理论在培训中的应用:学员将深入理解不同激励理论,并学会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培训体系中,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2. 提升培训需求分析与目标设定的能力:学员将学会如何有效地收集和分析培训需求,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他们还将掌握SMART原则在培训目标设定中的应用,制定具体、可衡量的培训目标。
3. 设计具有激励性的培训内容与方法:学员将能够根据员工群体的不同定制培训内容,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此外,他们还将学会运用互动式与体验式教学方法,提升员工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4. 掌握激励性培训体系的实施策略:学员将了解培训前的动员与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策划培训动员大会和设计预热活动。同时,他们还将掌握培训过程中的互动与反馈机制,以保持员工的高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5. 学会评估培训效果并建立反馈机制:学员将掌握培训效果的评估方法,包括知识测试、行为观察和业绩考核。此外,他们还将学会如何建立和应用反馈机制,收集员工对培训的反馈并用于培训体系的优化。
6. 促进团队协作与实战经验积累:通过小组研讨与产出环节,学员将有机会与同事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制定实施计划。这将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并积累宝贵的实战经验。
课程时间:
2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
人力资源管理者、部门管理者、企业培训管理者、HRBP
授课方式:
讲解、课堂互动、案例分享、工具运用、小组研讨、视频解析
课程大纲
第一章:激励理论在培训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1、介绍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2、分析不同激励理论如何应用于培训体系中,以提升员工的学习动力。
3、通过案例展示激励理论在培训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视频解析1:师傅用心教,为何徒弟不愿学?
一、激励理论概述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案例1:某企业通过激励理论提升员工参与度
二、激励在培训体系中的角色
1、激励如何影响学习动力
2、激励性培训体系的优势
工具:激励因素自查表
三、小组研讨与产出:
1、分析当前培训体系中的激励元素缺失。
2、制定增加激励元素的初步计划。
第二章:培训需求分析与目标设定
内容:
1、讲解如何有效地收集和分析培训需求,以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介绍SMART原则在培训目标设定中的应用,帮助制定具体、可衡量的培训目标。
3、通过案例展示如何根据需求分析设定有效的培训目标。
导入: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一、培训需求分析二大工具箱
1、工具一:四大途径
u 面谈法
u 问卷调查法
u 网络沟通
u 电话访谈
2、工具二:二大方法
u 层别法:完全穷尽
u 剥洋葱法:流程图分享
二、培训需求不明确时怎么办?
1、运用培训需求冰山模型
案例:全员执行力培训解析
2、培训需求不明怎么办
案例讨论:提升门店的连带销售意识培训需求
三、年度培训需求从哪里来?
导入:制订年度培训计划的困惑
1、培训的目的
2、培训的对象
3、培训的内容:年度培训需求挖掘的2-3-4
u 2:两个方面
u 3:三个维度
u 4:四个层次
四、如何切入培训价值点
1、为大势服务
2、找最痛的点
3、找急需的点
第三讲:基于业务的培训需求落地
一、找对人,明确培训需求的对象
1、工具一:鱼骨图
1.1鱼骨图的三种类型
u 整理问题型
u 原因分析型
u 对策方案型
案例讨论:为什么企业员工不愿意参加培训
1.2鱼骨图的用途
u 问题地图
u 确定培训的目的和对象
案例讨论:为什么企业培训效果不佳
1.3原因图鱼骨图的操作流程
2、工具二:STAR法
导入:STAR法在培训需求分析中的运用
2.1精确定义:问题是什么
2.2全面展示:问题的影响因素
2.3客观判定:问题的关键要因
二、做对事,确定培训课程的大纲
导入: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1、工具一:现场访谈:访谈准备的5W1H解析表
u 明确访谈对象
u 提前收集基础信息
u 针对性设计问题卡
案例:不同层级的问题分析
2、工具2:问题树
2.1问题树的作用
2.2问题树的操作流程
u 选取关键词→关键词分组→群组命名→拟定课程名称→画出问题树
3、工具3:对策型鱼骨图
案例:如何提升访谈技能
3.1对策树的作用
3.2对策树的操作流程
u 对策提供→对策整合→对策命名→画出对策树→拟定课程大纲→润色包装
现场演练:培训需求访谈。
第四章:激励性培训内容与方法设计
内容:
1、讲解如何根据员工群体的不同定制培训内容,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2、介绍互动式与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培训中应用,以提升员工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通过案例展示如何设计具有激励性的培训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培训内容定制
1、针对不同员工群体的培训内容
2、实战案例分析
工具:培训内容定制指南
二、互动式与体验式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
2、模拟演练、
3、小组讨论
案例:某企业通过互动式教学提升员工技能
三、小组研讨与产出:
1、设计一套适合本部门的激励性培训内容。
2、选择并设计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
第五章:激励性培训体系的实施策略
内容:
1、讲解培训前的动员与准备工作,包括培训动员大会的策划和预热活动的设计。
2、介绍培训过程中的互动与反馈机制,以保持员工的高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通过案例展示如何成功实施激励性培训体系。
一、培训前的动员与准备
1、培训动员大会的策划
2、预热活动的设计
案例:某企业的成功培训动员实践
二、培训过程中的互动与反馈
1、如何保持高参与度
2、实时反馈机制的建立
工具:培训参与度评估表
三、小组研讨与产出:
1、设计本部门的培训动员方案。
2、制定培训过程中的互动与反馈机制。
第六章:评估、反馈与持续优化
内容:
1、讲解培训效果的评估方法,包括知识测试、行为观察和业绩考核。
2、介绍反馈机制的建立与应用,以收集员工对培训的反馈并用于培训体系的优化。
3、通过案例展示如何通过多维度评估和提升培训效果。
目录:
一、培训效果的评估方法
1、知识测试
2、行为观察
3、业绩考核
案例:某企业通过多维度评估提升培训效果
二、反馈机制的建立与应用
1、员工反馈的收集与分析
2、反馈在培训体系优化中的应用
工具:培训反馈收集与分析模板
三、小组研讨与产出:
1、设计一套适合本部门的培训效果评估指标。
2、制定反馈机制的建立与应用计划。
课程总结与闭幕
1、回顾两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关键知识点与收获。
2、学员分享学习心得与未来实施计划。
3、颁发课程证书,闭幕致辞,鼓励学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附加激励措施:
设立“最佳小组奖”,对在小组研讨与产出中表现最佳的小组给予奖励。
设立“学习之星”奖,对在课程学习、互动与反馈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奖励。
提供培训后的实践指导与支持,鼓励员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对实践成果进行展示与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