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行动学习的提出者是英国教授——格雷·瑞文斯,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该项目依托库柏经验学习圈,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团队成员共同解决管理与领导力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不仅关注问题解决,更重要的是关注小组成员之间的管理思维分享,激发了参训人员的学习热情和提升了其管理和领导力实践水平。
后疫情时代,面对行业人才的激烈竞争,组织效能提升与管理创新@管理能力提升项目根据中国企业特质及多年来的务实操作,结合国内著名院校在组织发展领域的经典理论模型,撷取最新的实战管理案例,对标实战,强化落地效果,得到参训中高层干部的高度认同。
本系列课程针对企业中高层干部等精英群体量身打造,以组织效能提升与管理创新为主线,融入大量企业管理工作实践与场景演练,系统提升管理者的组织管理效能。主讲潘臻老师历任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能源、建筑行业执行总裁、人力总监、培训总监兼任国内顶级院校讲师,保证课程内容极具实战性,并能针对管理者实际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快速提升学员实战管理能力。
课程收益:
● 通过现场案例实操,让学员掌握最为核心与前瞻的组织效能提升方法,有效支撑自身管理工作;
● 塑造学员管理思维,清晰团队建设的行为标准,提升组织能力;
● 使学员系统掌握管理创新工具方法,从而更好的加强与员工间的信任关系,凸显其团队管理的引领性价值和员工辅导能力;
● 帮助学员掌握管理创新的技巧,打通学员作为管理者的底层逻辑,推动团队绩效水平直线提升。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中高层干部等
课程方式:
理论讲授+行动学习+情境模拟演练+案例教学实战复盘
课程大纲
引导教学:管理者组织能力建设中的核心特质
行动学习:从何入手-组织管理的基本要点
第一篇:组织效能提升
第一单元:组织认知与管理思维重塑
行动学习:如何做到团队内部的合理安排与合理分工
一.思维破局-管人和理事的底层逻辑
互动研讨:管理实践的特殊性
二.管理者的组织意识
1.基层关注行为
2.中层关注关系
3.高层关注方向
案例分享:员工和管理者最本质的不同是什么?
三.组织发展新趋势
1. 组织中的脆弱性与管理者的无力感
2. 蓝海战略下的红海博弈——后疫情时代管理挑战面面观
3. 新生代引发的管理变革
模型解读:山丘模型
案例分析:为什么升官发财的激励对小李失效了?
四.组织发展和管理标准变迁
1. 从堵截到疏解:管控重心的重大变迁
2. 从复杂到灵活:组织扁平化中的决策下沉与执行落地
3. 从指令到沟通:行为风格、员工成熟度与管理手段的平衡匹配
4. 从言传到身教:辅导技术在组织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例会上拍桌子的老员工
五.管理者常见的组织角色困境
1.行权不灵——管理者权力的边界
2.信息不畅——信息过载与执行不力
3.民意不达——员工的需求与组织目标冲突
4.革新受阻——管理创新的窘境
六.管理者的组织角色定位
1.代表者-从“千里单骑”到 “运筹帷幄”
2.激发者-从“要他做”到“他要做”
3.决策者-从“闭门造车”到“开门迎客”
4.辅导者-从“运动员”到“教练员”
5.监督者-从“救火者”到“领航员”
理论结合:德鲁克对于管理的研究
互动研讨:项目例会上拍桌子的老王
第二单元:组织效能提升
一.组织效能提升三阶循环精进模型
二.组织效能提升的基础——感召力
1. 管理者的目标系统建设
2. 建立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
3. 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
案例分享:成功管理者的愿景思维
4.人本主义VS 事本主义
案例剖析:华为的团队组建案例探讨
三.组织效能提升的内涵——凝聚力
1. 管理者的职业竞争力构建
2.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3. 团队的角色与分类
4. 长板理论VS短板理论
5. 通过制度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
案例剖析:王者荣耀中的制度设计智慧
现场测评:贝尔宾团队角色测评
四.组织效能提升的外延——影响力
1. 团队健康:群体(GROUP)vs 团队(TEAM)
2. 团队人数与决策效率
3. 差异化的员工管理
4. 枭雄式员工管理
5. 老油条员工管理
6. 小白兔员工管理
7. 摆烂式员工管理
8. 佛系员工管理
案例研讨:重点项目启动会上的突发状况
第二篇:管理创新案例工作坊
第一单元:管理创新的内涵
一.理论学习:VUCA时代的变化
1. 赋能还是负能
2. 员工与上级的关系定位
反思研讨:你是怎么搞的?
视频:小王的“赋能”为何失效
二.理论学习:如何让员工在工作中身心参与
反思研讨:管理者的双轮驱动
1. 自上而下
2. 自下而上
三.理论学习:管理创新的三大技能
1. 分析员工的任务成熟度
2. 匹配对应的管理风格
3. 开展管理赋能对话
工具模型:管理创新四维模型
案例研讨:二十个典型管理案例分析
反思研讨:授权失效VS指导不足
第二单元:因材施教的管理创新方式-诊断员工的任务发展阶段
一.基于任务的管理方式创新
1. 管理中的体系性:重要性VS紧急性
2. 目标与动力
3. 与被管理者取得目标的共识
反思研讨:设计员工的目标看板
二.发展阶段
1. 员工管理的两个方向
2. 员工管理的四个节点
三.因材施教-管理中的有效诊断
1. 诊断的两个纬度
2. 静态诊断的四个阶段
3. 动态诊断的二十四种行为表现
反思研讨:在不同阶段面前,被管理对象的特征
第三单元:如何匹配差异化管理方式
一.两大类别
1. 指导:七种具体管理行为实例
2. 支持:七种具体管理行为实例
3. 指导和支持的目标
反思研讨:权力偏好的自我评估
二.四种方式
1. 四种管理方式
2. 灵活性
3. 有效性
反思研讨:自我评估
三.有效匹配
1. 匹配
2. 管理不足
3. 督导过度
案例研讨:为何出现管理失效
个人反思:我的所学所获
小组总结:回顾,促动,总结,预告
课程结束:结束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