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核心管理团队,核心储备管理人员,从专业走向管理岗位的管理者。
课程背景:
本课程开发源自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最为经典的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充分运用管理大师的管理思想精髓与现代管理实战方法相结合,针对中国企业现状和管理者现状特别设计和研发,具有极强的实战性和操作性,能直接达到即学即用的效果,帮助中国的管理者走向卓有成效之路。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从本质上提升对管理的理解,让管理者掌握必备的管理方法和工具。课程运用独有的情境式管理案例视频教学,让学员在生动的实战课程氛围中有效吸收知识、得到启示。授课讲师为国内少有能生动进行德鲁克TEE课程授课的讲师,企业管理实战经验丰富,课程实用性极强,学员满意度高达95.5%。
课程收益:
★ 提升达成管理绩效目标的能力
★ 学习理清管理使命、承担管理责任
★ 加强管理者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 让管理者迅速掌握“卓有成效”的理念及知识
★ 掌握部属天赋(特质)胜任力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 学习分析问题、使用系统的思维方法进行有效管理决策
★ 学习以部属特长评测为核心的用人所长、容人所短的技能
★ 学习从“我能贡献什么”的视野开始提升管理团队的协作力
课程模型: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核心管理团队,核心储备管理人员,从专业走向管理岗位的管理者。
课程方式:案例研讨、互动活动、视频启示、情境模拟、实战预演、游戏启示等授课方法为基础,让学员在轻松、互动的氛围中有效吸收知识,达成学以致用的效果。
课程大纲
第一讲:有效管理与自我成长
一、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习惯养成
案例分享:好习惯是保障成功的“基础”
1.卓有成效到底是什么?
2.管理者为什么要卓有成效?
1)组织的需求-——管理者的素质与绩效是企业唯一拥有的有效优势
2)个人的意愿-——职场中,卓有成效的管理是成就自己的阳光大道
3.如何让管理更卓有成效
1)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方法
2)他人管理--贡献他人的方法
3)组织管理--团队成长的方法
二、自我管理的要点
测试与提升:你的学习方法对吗?
1. 学习如何学习
1)学习如何学习管理
2)卓越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分析
3)以终为始的管理重点
----管理者的使命
----管理者的责任
----管理者的实践
第二讲:我能贡献什么
一、养成贡献的习惯
互动案例:吉姆.科林斯的选择
1. 贡献的力量
1)从平凡到卓越的力量
2)“我要如何成功”到“我能贡献什么”
3)贡献的习惯能大幅提升团队绩效
2. 养成贡献习惯的方法
1)从个人贡献到团队贡献
2)团队贡献氛围营造
二、贡献的方法和维度
情境演练:要事优先的贡献方法
1. 管理者做出贡献的三个维度
1)对上辅佐上司输出价值
2)平级协作同事精诚合作
3)对下帮助部属达成绩效
第三讲:卓越的时间管理
一、时间管理的认知
视频启示:时间规划局
1. 什么是真正的时间
1)不可被管理的、最稀缺的资源
2)你还有多少时间
2. 时间管理的核心
1)价值起源
2)要事优先
3)焦点法则
二、时间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1. 时间管理的三步骤
1)记录你的时间
2)分析你的时间
3)重新规划你的时间
案例互动:李经理的时间管理
2. 打破四象限表的限制
1)如何用管理思维处理紧急、重要的事
2)如何排序重要、不紧急的事
3)如何梳理紧急、不重要的事
3. 企业内部时间改善
1)学习从制度到组织的时间效率提升方法
——强制增效的制度
——压力式绩效制度增效
——团队协作制度增效
三、时间管理工具推荐
1. 时间管理的移动APP工具推荐
2. 时间管理的常用办公工具推荐
第四讲:卓有成效的决策
一、决策的方法和步骤
1. 从少决策开始做决策
2. 收集信息与界定问题
1)信息收集与分析方法
2)DIMAC问题分析模式
二、从决策到执行
1. 决策成效推演
1)如何从假设到成果推断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
情境活动:沙漠奇遇
2. 个人决策和团队决策对执行的影响
1)个人决策与团队决策的效率与准确度对比
2)“民主”与 “独裁”的真相
第五讲:用人所长的管理习惯
一、用人所长的意识
案例互动:“飞鱼”的天赋特质
1. 如何正确认知人才的“长处”
1)用人所长与容人所短
2)“用人”的人性障碍
——个人喜好
——反射式标签
二、人才甄选与使用方法
1. 甄选人才的方法
1)天赋与优势甄选法
——优势识别器的使用
2)行为与压力甄选法
——核心岗位胜任力行为模型
——核心岗位胜任力压力模型
3 .因人而异的团队管理
1)以DISC为基础的部属激励方法
2)以DISC为基础的团队管理方法
三、部属培育的技能
1. 以任务为导向的培育需求
1)企业培育误区
2)以终为始的培育思维
视频互动:教练式培育
2. 部属培育实战技能
1)教练式培育技能
2)情境式培育技能
3)授权式培育技能
4)工作指导式培育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