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业培训,当然要找对好讲师!合作联系

李培翔:聚焦原因 产出方案·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五步法

李培翔老师李培翔 注册讲师 88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2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问题分析解决

课程编号 : 29944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高/中层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家、青年骨干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我们每天都面临许多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我们付诸行动、花费时间,但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是否停下来思考过,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当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被我们处理得一团糟的时候,我们又是否考虑过为什么呢?

在工作或生活中想把事情想要做得好,做到极致并不容易。但我们发现优秀的人做任何事都是有迹可循的,通俗地讲,就是有路径的。所以,只要我们掌握了做好一件事的基本原则,即范式,并勤加练习,我们也能变得优秀;同理,我们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或工具,并反复实践,我们也能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说到解决问题,我们先说思考。毕竟思考是行动的基础,只会蛮干,那是莽夫,古人有云:“谋定而后动”。但你真的会思考吗?你真的有解决问题的科学逻辑吗?你有复盘过你解决问题的过程吗?

很多人认为解决问题就是出点子,这其实是拍脑袋的思考方式,依赖经验的思考方式可能速度很快但是有效性和可靠性都未尝可知,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问题的分析与识别能力以及指定解决方案时的全面把控。

课程目标:

学:学方法、学工具、学逻辑

有:有思考、有总结、有改进

所:知其所谓、知其所以、知其所得

用:用脑学习、用手行动、用心感受

课程收益收获

对个人:

掌握思考的底层逻辑,学会解决问题的精进方式,应用一套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对公司:

大大提升员工及管理者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效率进而降低企业的成本。

课程特色:

实操:分阶段的大量演练、反馈,帮助学员真正掌握每一个工具;

实用:练习题目与日常工作场景紧密结合;

实际:后期工作的实际使用会强化学员的记忆。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高/中层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家、青年骨干

课程方式:理论讲授30%、案例展示10%、工具讲解30%、实操演练30%

课程大纲

课程导入

一、解决问题的基本要因

1. 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解决问题的认知

1.常用方式:问题→答案

2.精进方式:问题→原因→答案

卓别林先生说过:如同弹钢琴和拉小提琴一样,思考这件事情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

第一讲:关于“问题”的基本认知

一、什么是“问题”

1. 问题是现状与预期之间的差距  

二、“问题”的三大类型

1. 恢复原状型

2. 防范潜在型

3. 追求理想型

课堂思考:解决这类型问题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三、思考“问题”背后的四个分清

1. 分清“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注: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2. 分清“所有”与“片面”之间的关系

注:解决“片面”对症下药,解决“所有”全局思考

3. 分清“事实”与“判断”之间的关系

注:“事实”恒不变,“判断”各不同

4. 分清“改革”与“改善”之间的关系

注:“改革”大彻狠,“改善”小缓稳

乔布斯先生说过:学习任何一个领域,都应把它看作思考的镜子,我认为这是学习思考最大的价值:学会如何思考。

四、“XIAO”对“问题”

1. “笑”对“问题”

积极心态,微笑面对

2. “削”对“问题”

善做减法,聚焦重点

3. “销”对“问题”

共面问题,利益相关

4. “效”对“问题”

“效能”方向不乱,稳步前行

“效率”行动迅速,相应灵敏

第二讲:“问题”分析与解决五步法


一、提出并厘清问题

1. 问题的来源: 

  1. 比出来的
  2. 内部的抱怨/外部的投诉
  3. 来自某一常规领域

注:问题一定是基于事实而不是凭空想象的。

2. 关于问题有“四问”:

  1. 需要解决吗?
  2. 必须解决吗?
  3. 可以解决吗?
  4. 解决清楚吗?

3. 准确描述问题的五个标准:

  1. 具体的
  2. 可衡量的
  3. 不涉及原因的
  4. 不涉及对策的
  5. 可控可影响的

4. 找问题的三种集体研讨方法

团队共创法

注:各五条/统宣读/再汇总

  1. 集体研讨中杜绝“大嗓门”效应
  2. 集体研讨中创造思维“搅局者”

二、寻找并理顺原因

1. 寻找原因的三种方式:

  1. 刨根问底
  2. 质疑因果
  3. 全面思考

2. 寻找原因的A/B路径:

A路径:自上而下找原因,套着模型找原因

注:原理在于找到经典的模型并对应事实找到原因

B路径:自下而上找原因,没有模型造模型

方法:构建原因地图

注:原理在于找到很多原因后对原因进行结构化的整理

三、聚焦重点原因

1. 原因终极地图的薄与厚

  1. 薄:删除相关性小的原因
  2. 厚:一次聚焦/二次聚焦

2. 一次聚焦

打勾法:选出重点原因

3.二次聚焦

  1. 建立“重要紧急九宫格“
  2. 重要性:看对目标达成的影响度
  3. 紧急性:看不做之后的恶化度

4. 原因的筛选与把关

  1. 原因把关表的学习和使用
  2. 原因把关一:事实
  3. 原因把关二:可控制
  4. 原因把关三:可影响

5. 原因进阶变目标

将选定的原因转变为符合SMART法则的目标

四、讨论评估并确定方案(寻找对策)

1. 寻找对策的注意事项

2. 找解决方案的两种路径

3. 科学的决策方法

4. 匹配方案的风险评估表

五、制定行动计划

1. 使用WBS对计划进行分解

将具体措施拆到不能再拆为止

2. 建立行动计划表

行动计划表填写

注:以上为课程标准版内容,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李培翔老师的其他课程

• 李培翔:聚焦原因 产出方案·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五步法
课程背景:我们每天都面临许多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我们付诸行动、花费时间,但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是否停下来思考过,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当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被我们处理得一团糟的时候,我们又是否考虑过为什么呢?在工作或生活中想把事情想要做得好,做到极致并不容易。但我们发现优秀的人做任何事都是有迹可循的,通俗地讲,就是有路径的。所以,只要我们掌握了做好一件事的基本原则,即范式,并勤加练习,我们也能变得优秀;同理,我们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或工具,并反复实践,我们也能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说到解决问题,我们先说思考。毕竟思考是行动的基础,只会蛮干,那是莽夫,古人有云:“谋定而后动”。但你真的会思考吗?你真的有解决问题的科学逻辑吗?你有复盘过你解决问题的过程吗?很多人认为解决问题就是出点子,这其实是拍脑袋的思考方式,依赖经验的思考方式可能速度很快但是有效性和可靠性都未尝可知,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问题的分析与识别能力以及指定解决方案时的全面把控。课程目标:学:学方法、学工具、学逻辑有:有思考、有总结、有改进所:知其所谓、知其所以、知其所得用:用脑学习、用手行动、用心感受课程收益收获对个人:掌握思考的底层逻辑,学会解决问题的精进方式,应用一套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对公司:大大提升员工及管理者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效率进而降低企业的成本。课程特色:实操:分阶段的大量演练、反馈,帮助学员真正掌握每一个工具;实用:练习题目与日常工作场景紧密结合;实际:后期工作的实际使用会强化学员的记忆。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高/中层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家、青年骨干课程方式:理论讲授30%、案例展示10%、工具讲解30%、实操演练30%课程大纲课程导入:一、解决问题的基本要因1. 思维能力的提升二、解决问题的认知1.常用方式:问题→答案2.精进方式:问题→原因→答案卓别林先生说过:如同弹钢琴和拉小提琴一样,思考这件事情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第一讲:关于“问题”的基本认知一、什么是“问题”1. 问题是现状与预期之间的差距  二、“问题”的三大类型1. 恢复原状型2. 防范潜在型3. 追求理想型课堂思考:解决这类型问题的核心原则是什么?第二讲:“问题”分析与解决五步法一、提出并厘清问题1. 问题的来源: 比出来的内部的抱怨/外部的投诉来自某一常规领域注:问题一定是基于事实而不是凭空想象的。2. 关于问题有“四问”:需要解决吗?必须解决吗?可以解决吗?解决清楚吗?3. 准确描述问题的五个标准:具体的可衡量的不涉及原因的不涉及对策的可控可影响的二、寻找并理顺原因1. 寻找原因的三种方式:刨根问底质疑因果全面思考2. 寻找原因的A/B路径:A路径:自上而下找原因,套着模型找原因注:原理在于找到经典的模型并对应事实找到原因B路径:自下而上找原因,没有模型造模型方法:构建原因地图注:原理在于找到很多原因后对原因进行结构化的整理三、聚焦重点原因1. 原因终极地图的薄与厚薄:删除相关性小的原因厚:一次聚焦/二次聚焦 四、讨论评估并确定方案(寻找对策)1. 寻找对策的注意事项2. 找解决方案的两种路径3. 科学的决策方法4. 匹配方案的风险评估表五、制定行动计划1. 使用WBS对计划进行分解将具体措施拆到不能再拆为止2. 建立行动计划表行动计划表填写注:以上为课程标准版内容,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 李培翔: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五步法
课程背景:我们每天都面临许多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我们付诸行动、花费时间,但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是否停下来思考过,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当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被我们处理得一团糟的时候,我们又是否考虑过为什么呢?在工作或生活中想把事情想要做得好,做到极致并不容易。但我们发现优秀的人做任何事都是有迹可循的,通俗地讲,就是有路径的。所以,只要我们掌握了做好一件事的基本原则,即范式,并勤加练习,我们也能变得优秀;同理,我们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或工具,并反复实践,我们也能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说到解决问题,我们先说思考。毕竟思考是行动的基础,只会蛮干,那是莽夫,古人有云:“谋定而后动”。但你真的会思考吗?你真的有解决问题的科学逻辑吗?你有复盘过你解决问题的过程吗?很多人认为解决问题就是出点子,这其实是拍脑袋的思考方式,依赖经验的思考方式可能速度很快但是有效性和可靠性都未尝可知,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问题的分析与识别能力以及指定解决方案时的全面把控。课程目标:学:学方法、学工具、学逻辑有:有思考、有总结、有改进所:知其所谓、知其所以、知其所得用:用脑学习、用手行动、用心感受课程收益收获对个人:掌握思考的底层逻辑,学会解决问题的精进方式,应用一套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对公司:大大提升员工及管理者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效率进而降低企业的成本。课程特色:实操:分阶段的大量演练、反馈,帮助学员真正掌握每一个工具;实用:练习题目与日常工作场景紧密结合;实际:后期工作的实际使用会强化学员的记忆。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高/中层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课程方式:理论讲授30%、案例展示10%、工具讲解30%、实操演练30%课程大纲课程导入:一、解决问题的基本要因1. 思维能力的提升二、解决问题的认知1.常用方式:问题→答案2.精进方式:问题→原因→答案卓别林先生说过:如同弹钢琴和拉小提琴一样,思考这件事情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第一讲:关于“问题”的基本认知一、什么是“问题”1. 问题是现状与预期之间的差距  二、“问题”的三大类型1. 恢复原状型2. 防范潜在型3. 追求理想型课堂思考:解决这类型问题的核心原则是什么?三、思考“问题”背后的四个分清1. 分清“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注: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2. 分清“所有”与“片面”之间的关系注:解决“片面”对症下药,解决“所有”全局思考3. 分清“事实”与“判断”之间的关系注:“事实”恒不变,“判断”各不同4. 分清“改革”与“改善”之间的关系注:“改革”大彻狠,“改善”小缓稳乔布斯先生说过:学习任何一个领域,都应把它看作思考的镜子,我认为这是学习思考最大的价值:学会如何思考。四、“XIAO”对“问题”1. “笑”对“问题”积极心态,微笑面对2. “削”对“问题”善做减法,聚焦重点3. “销”对“问题”共面问题,利益相关4. “效”对“问题”“效能”方向不乱,稳步前行“效率”行动迅速,相应灵敏第二讲:“问题”分析与解决五步法一、提出并厘清问题1. 问题的来源: 比出来的内部的抱怨/外部的投诉来自某一常规领域注:问题一定是基于事实而不是凭空想象的。2. 关于问题有“四问”:需要解决吗?必须解决吗?可以解决吗?解决清楚吗?巴尔札特先生说过: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凡事都问个为什么!3. 准确描述问题的五个标准:具体的可衡量的不涉及原因的不涉及对策的可控可影响的举例:“解决员工流失率高的问题?”更正为“解决某一类员工如何从目前的流失率A%到2020年12月31日下降至B%的问题?”4. 找问题的三种集体研讨方法头脑风暴法注:不打断/不批判/不质疑团队列名法注:便利贴/表观点/最归类团队共创法注:各五条/统宣读/再汇总集体研讨中杜绝“大嗓门”效应集体研讨中创造思维“搅局者”二、寻找并理顺原因1. 寻找原因的三种方式:刨根问底质疑因果全面思考爱英斯坦先生说过: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2. 寻找原因的A/B路径:A路径:自上而下找原因,套着模型找原因例:寻找销售不好的原因用“4P模型”“三力模型”寻找企业是否全面发展的原因用麦肯锡“7S模型”“波士顿矩阵”注:原理在于找到经典的模型并对应事实找到原因查理芒格先生说:如果我们掌握了多元思维模型体系,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B路径:自下而上找原因,没有模型造模型方法:构建原因地图要点:寻找更多的原因/原因要进行分类注:原理在于找到很多原因后对原因进行结构化的整理“中关村第一才女”的梁宁老师说:思维模型就是思考问题的路径!三、聚焦重点原因1. 原因终极地图的薄与厚薄:删除相关性小的原因厚:一次聚焦/二次聚焦2. 一次聚焦打勾法:选出重点原因3.二次聚焦建立“重要紧急九宫格“重要性:看对目标达成的影响度紧急性:看不做之后的恶化度4. 原因的筛选与把关原因把关表的学习和使用原因把关一:事实原因把关二:可控制原因把关三:可影响5. 原因进阶变目标将选定的原因转变为符合SMART法则的目标伟大领袖毛泽东说过:常常问题提出了,但不能解决,就是因为还没有暴露事物的内部联系!四、讨论评估并确定方案(寻找对策)1. 寻找对策的注意事项支撑目标达成方案独立排他2. 找解决方案的两种路径A路径:自上而下找方案,套着模型找方案B路径:自下而上找方案,没有模型造模型3. 科学的决策方法个人决策法团队决策法决策矩阵法4. 匹配方案的风险评估表风险事件风险概率风险等级应对方案五、制定行动计划1. 使用WBS对计划进行分解将具体措施拆到不能再拆为止2. 建立行动计划表行动计划表填写绘出甘特图赫兹里特先生说过: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注:以上为课程标准版内容,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 李培翔:举一反三·从创新思维到创新方法
课程背景:创新是国家战略,创新是企业助推剂,创新是综合人才的核心标准。在全脑时代,思维工具的运用是职场精英的超级法宝。不但可以提升个人工作业绩,更可以提高整个组织的运营效率。创新并不是某个忽如其来的主意和点子,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创新都是在自娱自乐,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可以学习和复制的创新流程,所以,我们给客户提供的一定是可以学得会创新方式与方法。举一反三法、团队共创法都是创新思考的有效方法,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梳理问题,融合集体智慧,让方案策略的实施得到理性的分析,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课程特色:课程架构清晰,内容有效。理论实务兼具, 学习系统。案例解说,学员感悟深刻。工具方法演练,课程落地实用。课程收益:1)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打破思维定势,形成全脑思考,开发创新思维2)掌握创新思维方法----逆向思考法、联想思考法、发散思考法3)掌握创新思考工具----思维导图,举一反三法,团队共创法(任何的方法都需要有一个有效的工具来支撑落地,课上所讲的所有创新思考工具都是经过实践和验证有效的)4)系统问题分析解决----掌握解决问题的基础性思维流程,提升问题分析解决的效率(例如:从主观到客观、从片面到全面、从整体到局部建立全面的思考方式)绝不是市场上创新理念的随意拼凑,课程传授的是有效的创新思考工具课程时间:2天,6/小时学员对象:高级管理层、中层管理人员、核心员工,基层骨干课程大纲:先导案例:应用思维导图的创新项目在企业中的落地分享思维测试:如何将400ML的水装进200ML的杯子里?第一讲、创新的基本认知导入:创新的核心是打破固有思维组织创新的紧迫性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创新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创新的能力是核心,创新的意识是前提二、创新的四大类型1.变革创新:充满风险举例:历次工业革命2.市场创新:风险大于机遇举例:各种金融产品3.产品创新:风险机遇平分举例:滴滴、饿了么4.运营创新:风险小于机遇举例:线上办公、在线学习三、创新的三大要素用户的需求性科技的可行性商业价值的可延续性思考并举例:汽车的发展是否满足三大要素?四、实现组织创新的六大条件1. 创新文化2. 高层授权3. 人才发展4. 创新的方法论5. 宽松的物理空间6. 创新产权的保护第二讲、创新方法/工具与流程一、“供需连”组合创新1. 供给/需求/连接供给: 提供哪些产品?需求: 满足何种需求?连接:如何产生连接?课堂练习:利用组合创新的方式分析我们所在的企业在过去进行过哪些创新并思考未来最有可能在哪个方面做创新?一、创新方法:三大路径1. 逆向思考带来创新:1)就事物的依存条件进行逆向思考:司马光砸缸2)就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逆向思考:电梯的产生3)就食物的位置进行逆向思考:动物园的变化4)就是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逆向思考:电磁场转换2. 发散思考带来创新:1)用途发散:梳子卖给和尚2)方法发散:如何分更公平3)因果发散:大数据的分析4)观点发散:锦鲤效应的思考3. 联想思考带来创新:1) 接近联想:从理发器到收割机2) 相似联想:从烧开水到蒸汽机3) 对比联想:手机与笔记本电脑4) 类比联想:从大鸟到飞机课堂练习:思考我们身边的哪些变化符合以上的路径?第三讲、常用的创新思考工具一、举一反三法定义:依据某个原理以此类推,寻找替代方案或者从不同角度探索更多的可能性。1.思考是注意力引导的心理活动2.举一反三法的操作步骤明确目标:明确需求解决的具体问题的目标罗列想法:由目标产生一个或者多个想法提炼延申:提炼想法背后的原理并延申思考搭建矿建:利用框架和逻辑引申出更多想法完善框架:利用逻辑和MECE法则检验和完善框架课堂练习:任选一个需要寻求更多解决方案的问题,利用举一反三法找到更多答案。注:以上课程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修改。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