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产品设计和开发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往往只关注功能和性能,而忽略了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和限制。这导致了产品开发周期延长、制造成本增加、装配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引入一种新的设计方法——DFMA(面向制造和装配的精益设计)。
DFMA是一种系统化的产品设计方法,它强调在产品开发初期就考虑制造和装配的需求和限制,以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可制造性和装配性。通过应用DFMA,企业可以优化产品设计,减少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问题和成本,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本课程将深入探讨DFMA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方法,包括:
课程收益: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研发经理、研发工程师、新品导入经理、主管和工程师、生产技术部经理、工艺经理、工艺主管、工艺师、品质管理相关人员
课程方式: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研讨
课程模型:
课程大纲
课程破冰:学习型团队组建
一、产品结构设计总论 - 核心理念与原则
1.设计的重要性
1)设计决定了产品成本
2)产品设计决定了产品质量
3)产品设计决定了产品的开发周期
2.DFMA概念
1)产品设计的定义
2)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 简称DFMA):
(1)可制造性:制造工艺对零什的设计要求
(2)可装配性:装配工艺对产品的设计要求
3.DFMA的价值
1)宏观方面:(1)社会价值;(2)经济价值;(3)生态价值;(4)文化价值
2)微观方面:充分考虑部件制造和整机装配的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作对
案例:某品牌同一系列的产品共规划了2款外观,4个型号的产品,一款最终产品顺利量产,另一款模具报废,重新设计开模。
(1)减少设计修改:产品开发后期,设计修改越难、灵活性越低、成本越高
(2)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相比传统产品开发周期缩短39%
(3)降低成本:成本领先战略是卓有成效的竞争战略
案例1:在20世纪世界最有影响力汽车(英文)的全球性投票,凭借福特汽车在美国的市占率超过60%,累计销量1500万辆,其中福特T型车荣登榜首。
案例2:特斯拉汽车一体压铸技术使原本需要70个零部件集成为1个,同时依靠简约、多功能集成化设计,将汽车零部件数量由传统的3万多个压缩到了1万多个,而且还在持续下降,特斯拉才可以持续降价
(4)提高产品质量
案例: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注射工艺对零件的设计要求。
4.DFMA的实施
1)实施DFMA的关键
(1)转变思想:我们设计,你们制造 → 我们设计+你们制造+设计充分考虑制造的要求
(2)组建DFMA团队:队长、设计工程师、制造工程师、服务经理、装配工程师、操作人员、质量经理、成本经理
(3)实施DFMA开发流程:概念设计 → 制造和装配设计 → 详细设计
(4)开展DFMA培训
(5)使用DFMA检查表
(6)瀑布式开发流程 VS. DFMA开发流程
(7)DFMA检查表详解
2)DFMA - 功能分析:构建功能部件及相互之间关系的完整视图
案例:圆珠笔功能分析示例。
3)DFMA - 确定功能需求,减少零件数量,并确认
(1)部件是否必须相对于已安装在组件中的其他部件移动?
(2)零件必须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吗?
(3)零件必须与其他零件分开吗?
4)DFMA - 减少紧固件的数量和类型
(1)选用同一种类型的紧固件
(2)使用卡扣、折边等代替紧固件
(3)避免紧固件过于分散,提高装配销量
(4)使用自攻螺钉代替机械螺钉
(5)把螺柱和螺母作为最后的选项
5)DFMA - 确定零部件最理想的装配方式
(1)叠放和卡位设计,避免零件缠绕、卡住
(2)避免太大或太小
(3)对称性设计,降低定位难度
6)DFMA - 零件容易被抓取
(1)避免零件太小、太重、太滑、太黏、太热或太柔弱
(2)设计适当的抓取特征
(3)避免零件的锋利边角
7)DFMA - 减少装配方向
(1)零件装配方向越少越好
(2)避免自下向上装配
8)DFMA - 防错设计
(1)防错设计的好处:防止用错部件、漏装;减少时间浪费、不必要检查
(2)好的防错设计:具有唯一正确的装配位置、相似零件具备醒目的防错特征
9)DFMA - 导向与定位
(1)导向特征:斜角、圆角、导向柱、导向槽
(2)导向特征应先于零件的其它部分与对应的装配件接触
(3)先定位后固定
10)DFMA - 装配干涉
(1)设计阶段,在三维设计软件中进行装配过程、运动部件动态模拟,避免出现干涉
(2)了解辅助工具的尺寸及其工作原理,为其提供足够的空间
11)DFMA - 公差设计
(1)严格的公差设计意味:更高成本、更长的生产周期、更高的操作技能
(2)在满足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应采用宽松的零件公差、装配公差
(3)简化产品装配关系:减少尺寸链中的尺寸数量,减小累积公差
(4)运用特征定位:如对定位柱、止位槽等的公差进行管控
(5)可以使用点或线与局部平面配合的方式,代替大面积的平面与平面配合
12)DFMA - 装配中的人机工程学
(1)避免视线受阻
(2)避免装配受阻
(3)避免操作人员受到伤害
(4)减少工具的使用种类,避免使用特殊工具
13)DFMA - 线缆的布局
(1)优化产品内部结构、使用板对板连接、合并印刷电路板等减少线缆
(2)合理布局线缆走向,减少线缆种类、数量和长度
(3)对线缆进行保护,风险区域增加塑胶护线套
(4)线缆防错:应用防呆型连接器接口
(5)为线缆装配提供充足空间
14)DFMA - 零件标准化
(1)零部件标准化的好处:缩短开发周期、成本优势、质量可靠
(2)如何实现标准化?
15)DFMA - 模块化
(1)定义:把产品中多个相邻的零件合并成一个子组件或模块
(2)模块化产品设计的好处: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装配效率;容易替换,利于维护
二、塑料件的设计
1.塑料的定义:可以籍加热使其熔化、加压力使其流动、冷却使其固化,而形成各种形状
2.塑料的特性:低强度与低韧性、原料丰富,价格低廉、成型容易,易加工成复杂形状等等
3.塑料分类:
1)从物理特性上分:
(1)非结晶塑料、
(2)结晶塑料
2)从应用上分:
(1)通用塑料;
(2)工程塑料;
(3)高性能工程塑料
4.材料的选择:
1)塑料材料的分类;
2)物性表;
3)零件的功能要求;
4)使用环境要求;
5)价格;
6)装配要求;
7)尺寸稳定性;
8)外观;
9)安规要求
5. DFMA - 零件壁厚设计:
1)零件壁厚必须适中;
2)尽量减小零件壁厚
6. DFMA - 避免尖角设计:
1)避免零件外部尖角;
2)避免在塑胶熔料流动方向上产生尖角;
3)避免在零件连接处产生尖角
7. DFMA - 脱模斜度设计:
1)决定脱模斜度的因素:
(1)收缩率
(2)尺寸精度
(3)咬花面与复杂面等等
2)脱模斜度的大小和方向不能影响零件的功能实现
8. DFMA - 加强筋的设计:
1)加强筋的尺寸:
(1)筋的厚度
(2)筋的高度
(3)筋的根部圆角
(4)脱模斜度
(5)筋的间距
2)加强筋的设计原则:
(1)壁厚均匀
(2)筋的方向与塑胶熔料方向一致
9. DFMA - 支柱的设计:
1)支柱的尺寸:
(1)外径与内径
(2)厚度
(3)高度
(4)根部圆角
(5)根部厚度
(6)脱模斜度
2)支柱的设计原则:
(1)壁厚均匀
(2)保持与零件壁的连接
(3)单独支柱四周增加加强筋补强
10. DFMA - 孔的设计:
1)孔的深度尺寸:不能太深(若太深,采用阶梯孔成型)
2)孔与孔的间距及孔与零件边缘的尺寸:大于孔径或零件壁厚的1.5倍以上
3)避免盲孔根部太薄
4)零件上的孔尽量远离受载荷部位
5)孔的边缘增加凸缘以增加强度:增加强度、防止变形
6)避免与零件脱模方向垂直的侧孔:简化模具结构
7)长孔的设计:应该与塑胶熔料的流动方向一致
8)风孔的设计:圆孔时模具型芯为圆柱形,加工容易,模具成本低
11. DFMA - 提高塑胶件强度的设计:
1)通过添加加强筋而不是增加壁厚来提高零件强度
2)加强筋的方向要考虑载荷的方向
3)多个加强筋比单个较厚或较高的加强筋好
4)设计零件增强剖面
5)增加侧壁
6)避免零件应力集中
7)避免零件在熔接痕区域承受载荷
8)玻纤增强塑料常用来代替普通塑胶材料来提高塑胶件强度
12. DFMA - 提高塑胶件外观的设计:
1)选择合适的塑胶材料:
(1)合适的零件壁厚:在零件壁厚较厚处所对应的零件外表面一般会发生缩水
(2)通过设计掩盖缩水:表面断差、表面咬花等
(3)“火山口”设计
2)合理设置浇口位置
3)预测零件变形,设计减少变形
(1)合适的零件壁厚:在零件壁厚较厚处所对应的零件外表面一般会发生缩水
(2)通过设计掩盖缩水:表面断差、表面咬花等
(3)“火山口”设计
4)在外观零件之间设计美工沟
5)避免外观零件表面出现熔接痕
6)合理选择分模线,避免零件重要外观面出现断差或者毛边
7)避免将顶针设计在零件重要外观面
13. DFMA - 降低塑胶件成本的设计:
1)设计多功能零件:多个塑胶件在有些时候也可以合并成一个塑胶件
2)降低零件材料成本:通过加强筋而不是增加壁厚的方法提高零件强度
3)简化零件设计,降低模具成本:KISS原则(keep it simple,stupid)
4)避免零件严格的公差:公差越严格,零件制造成本越高
5)避免倒扣:
(1)外侧倒扣可以通过重新设计分模线而避免;
(2)减少使用侧向抽芯机构
6)降低模具修改成本:
(1)零件的可注塑性设计;
(2)减少产品设计修改次数;
(3)避免添加材料的模具修改
7)使用卡扣代替螺钉等固定结构:
14. DFMA - 注塑模具可行性设计:
1)产品设计需要考虑注射模具结构的可行性和模具寿命
2)卡扣等结构应为斜销(或滑块)预留足够的退出空间
3)避免模具出现薄铁以及强度太低的设计
15. DFMA - 塑胶件的装配:
1)各种装配方式的优缺点:
(1)卡扣;
(2)机械紧固件;
(3)热熔;
(4)焊接
2)卡扣装配:
(1)卡扣的分类:直壁卡扣;圆周卡扣;L型卡扣;U型卡扣
(2)卡扣的尺寸:厚度;根部圆角;高度;装配导入角;拆卸角度
(3)卡扣根部增加圆角
(4)卡扣均匀分布:均匀在零件的四周,均匀承受载荷
(5)使用定位柱辅助卡扣装配、提高装配精度
(6)优化卡扣设计、简化模具结构
(7)模具修改便利性:卡扣尺寸可先做小,以保证修模的方便性
2)机械固定,自攻螺钉:
(1)自攻螺钉的种类:螺纹切削自攻螺钉;螺纹成型自攻螺钉
(2)自攻螺钉支柱设计注意事项:
- 装配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
- 支柱的深度至少比螺钉长度高0.5mm
- 支柱顶部增加斜角或沉孔
- 支柱四周增加加强筋、根部添加圆角
- 合理的驱动扭矩,过大会造成支柱破裂
16. DFMA - 超声波焊接:
1)导熔线设计:
(1)无定型塑料;
(2)半结晶型塑料
2)焊接面设计:
(1)平面式焊接;
(2)阶梯式焊接;
(3)沟槽式焊接
3)设计定位特征
4)焊接面在同一平面上
5)美工沟设计
6)增加塑胶焊接面与焊接头的面积
7)把近程焊接作为第一选择
工具1:注塑件设计DFMA检查表
工具2:塑料件装配方式设计DFMA检查表
三、钣金件的设计
1.钣金概念:用冲压工艺制成的,依据钣金件复杂程度的不同,通常需要一副到多副模具
2.冲压工艺:利用冲压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钣金件的一种成形加工方法
3.冲压工艺分类:
1)冲裁又叫做分离工序:使坯料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的工序
2)成形也叫变形工艺:使坯料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产生位移而不破裂的工序
4.钣金材料:
1)普通冷轧板SPCC;
2)镀锌钢板SECC;
3)热浸镀锌钢板SGCC;
4)不锈钢SUS301;
5)不锈钢SUS304
5.DFMA - 冲裁:是冲孔、落料、切断、切口、割切等多种分离工序的总称,以直接冲制出所需的成品零件,也可以为其他冷冲压工序制备毛坯
1)避免钣金外部、内部尖角:R≥0.5T,R≥0.8mm
(1)原因一:安全因素,外部尖角很锋利,容易刮伤手指,造成伤害
(2)原因一:冲压模具因素,模具凹模上的尖角加工困难,热处理时易开裂,凸模的尖角处易崩刃和过快磨损,模具寿命显著降低
2)避免过长的悬臂和狭槽
3)避免孔距离钣金折弯边或成形特征距离太近
4)避免冲裁间隙过小或材料干涉
6.DFMA - 折弯:
1)折弯高度:应为钣金厚度的2倍加上折弯半径
2)折弯半径:应大于材料最小折弯半径
3)折弯方向:应尽量垂直于金属材料纤维方向
4)避免因折弯根部不能压料而造成折弯失败
5)避免折弯干涉:预留折弯间隙,以防干涉而造成折弯失败
6)保证折弯强度:折弯附着在较长的边上
7)减少折弯工序
8)避免复杂折弯
9)避免多重折弯:孔难对齐,公差较大
7.DFMA - 拉深:
1)浅拉深可以一次成型;深拉深需要多次冲压
2)拉深形状:尽量简单,对称,避免急剧的轮廓变化
3)拉深转角:相邻转角预留适当圆弧过渡
4)拉深精度:不宜过高
8.DFMA - 凸包:
1)凸包深度:不超过钣金厚度的3倍
2)凸包斜度:一般不小于15°
3)凸包转角:应以圆角过渡
4)凸包与周围特征的距离:至少保证2个钣金厚度以上距离
9.DFMA - 止裂槽:
1)宽度:应大于钣金厚度的1.5倍
2)长度:应超过变形区
10.DFMA - 飞边:
1)飞边的高度:≤0.1t
2)飞边方向及需要压毛边的边:(1)暴露的断口;(2)经常触摸到的锐边;(3)过线缆的孔或槽;(4)有相对滑动的部位
11.DFMA - 钣金件设计 - 提高强度:
1)避免平板:通过加强筋、折弯、翻边反折压平,增加起伏成形的凸包等
2)折弯边自铆或者通过拉钉等方式连接成一体
12.DFMA - 钣金件设计 - 降低成本:
1)形状:利于排样,尽量减少废料
2)尺寸:避免狭长结构、避免展开后呈十字形
3)工序:避免复杂折弯;避免反折压平;
4)合理选择装配方式,成本梯度:卡扣 ≤ 拉钉 ≤ 自铆 ≤ 点焊 ≤ 普通螺钉 ≤ 手动螺钉
5)结构:合理利用钣金结构,减少零件数量
6)标准化:尽量使用标准孔、槽等特征,选用标准厚度的材料
13.DFMA - 钣金件设计 - 装配:
1)卡扣
2)拉铆
3)自铆
4)点焊
5)螺钉
6)铆合螺母+螺钉
7)装配方式对比
四、压铸件的设计
1.压铸概念:高压作用下,使液态金属或半液态金属以极高的速度充填到压铸型腔内,并在压力下成形和凝固
2.压铸特点:高压、高速、高温
3.压铸优点:
(1)效率高
(2)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高
(3)力学性能较高
(4)可压铸复杂薄壁零件
4.压铸独特优势:
1)相比塑胶件:强度高,具有导电性、热传导性和防电磁辐射型
2)相比板金件:零件形状更加复杂,壁厚可以变化,可简化产品结构
3)相比机加工件:压铸件质量轻、加工成本低;
4)相比其他铸造件: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生产效率高;
5.压铸的缺点:
1)压铸件中易产生气孔
2)不适宜小批量生产
3)压铸高熔点合金时,模具寿命较低
6. DFMA - 压铸件设计 - 材料:
1)常用压铸材料:铝合金、锌合金、镁合金
2)铝合金的应用:
(1)汽车、摩托车零件;
(2)电工工具配件;
(3)电子电器配件
3)锌合金的应用:
(1)结构用途;
(2)装饰用途
3)镁合金的应用:
(1)笔记本电脑;
(2)手机;
(3)数码相机
7. DFMA - 压铸件设计 - 零件壁厚:
1)合适的零件壁厚:
(1)太薄:填充困难,容易出现充填不良
(2)太厚:内部晶粒粗大,产生缩孔、气孔等缺陷;外表面缺陷,机械性能下降;增加重量,成本高
2)均匀壁厚设计,壁厚变化处做过渡
3)压铸件最小孔
4)避免局部过薄:过薄,模具强度低,高温下易变形、折断,缩短模具寿命
8. DFMA - 压铸件设计 - 加强筋:
1)加强筋的尺寸:
(1)根部厚度t;
(2)脱模斜度θ;
(3)根部圆角R;
(4)高度H
2)避免平板式设计,易变形,增加加强筋提高零件强度
3)增加加强辅助熔化金属的流动,加强筋的方向与熔化金属的流向一致,提高充填性能
4)加强筋的分布位置合理,尽量对称、均匀
5)避免加强筋连接处避免局部太厚
9. DFMA - 压铸件设计 - 脱模斜度和圆角:
1)脱模斜度:铝合金、锌合金、镁合金具有不同的脱模斜度
2)避免外部尖角:
(1)易发生充填不良,金属组织不致密,强度低
(2)带来安全问题
3)内部圆角设计:对零件的性能和质量、模具寿命有非常大作用
10. DFMA - 压铸件设计 - 支柱:
1)避免支柱离壁太近或柱之间距离太近
2)尽量降低支柱的高度:太高,强度低、不易充填
3)支柱四周增加加强筋
4)重新设计支柱以简化模具结构
11. DFMA - 压铸件设计 - 字符:
1)字符凸出与零件的表面较优
2)字符的相关尺寸:
12. DFMA - 压铸件设计 - 螺纹:
1)外螺纹避免全螺纹设计:全螺纹设计,分模线处很难对齐
2)内螺纹不宜直接铸出:一般使用机加工
13. DFMA - 压铸件设计 - 为飞边和浇口的去除提供方便:
1)避免零件壁与分型面呈锐角
2)简化零件,避免复杂的分型面形状
3)避免严格的飞边和浇口的去除要求:减少工序,降低成本
14. DFMA - 压铸件设计 - 公差:
1)压铸件公差
(1)在满足零件使用性能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宽松的公差
(2)过高的公差,会缩短压铸模寿命
(3)为维持严格的零件公差,压铸模须经常性维护、替换
(4)过高的公差,压铸件不良率高
2)合理选择分模线,提高重要零件尺寸的精度
15. DFMA - 压铸件设计 - 简化模具结构:
1)避免零件内部凹陷:侧凹需要通过抽芯机构或二次加工来获得,增加模具或零件成本
2)避免零件外部凹陷
3)避免抽芯机构受阻
4)避免压铸分型面带圆角
5)合理选择分型面
16. DFMA - 压铸件设计 - 机械加工:
1)避免机械加工:
(1)压铸件能够达到较高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表面质量
(2)压铸件表面坚实致密,机加工可能会破坏压铸件的表面致密层
(3)机械加工会大幅增加零件成本
2)压铸件设计便于机械加工和减少机械加工面积
3)机械加工余量越小越好
4)表面机械加工余量参考表格
17. DFMA - 压铸件设计 - 使用压铸件简化产品结构,降低产品成本:
1)使用压铸件代替机械加工零件:利用压铸工艺成本低于机加工工艺成本
2)使用压铸件减少零件数量,简化产品结构:利用压铸件的防电磁辐射性能
3)使用压铸件代替钣金件:利用压铸件的复杂结构性
五、机械加工件的设计
1.机械加工的概念:
1)广义上:一种用加工机械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锻造、冲压、焊接等都可以属于)
2)狭义上:指采用不同的机床(如车床、铣床、刨床、磨床、钻床等)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
2.机械加工的优缺点
1)优点:(1)加工精度高;(2)表面质量高;(3)小批量生产时,具有成本优势
2)缺点:(1)需要熟练的技术人员;(2)材料浪费严重;(3)生产效率低
3.DFMA - 机械加工件的设计 - 设计指南
1)尽量避免使用机械加工:用其他加工方式来替代机械加工,如:注射加工、冲压加工、压铸加工等
2)毛坯的选择:铸件、锻件、型材、焊接件
3)宽松的零件公差
4)简化产品和零件结构
5)降低加工难度:合理设计,降低加工难度
6)保证位置精度: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减少装夹次数
7)保证零件热处理后的质量:阶梯轴的轴肩根部应设计成圆角,轴端及轴肩上要有倒角
8)零件结构要有足够的刚度:减小其在夹紧力或切削力作用下的变形
9)采用标准化参数:可使用标准的刀、夹、量具,减少专用工装的设计
10)零件便于装夹:准确定位、可靠夹紧
11)减少装夹次数:降低装夹误差,减少辅助工时
12)减小机械加工面积:减少加工工时
13)减少走刀次数
14)不同要求的表面明显分开:用以改善刀具的工作条件
15)零件结构应便于刀具工作:加工部位的结构应便于刀具正确地切入及退出
4. DFMA - 机械加工件的设计 - 车削件的设计:
1)车削件设计准则
(1)应避免细长件(长径比≤8)
(2)卡盘固定的毛坯圆柱形表面应当没有分型线
(3)避免车削零件的焊接、分型线和飞边区域,以提高刀具寿命
(4)避免车削加工处尖角
(5)盲孔底部增加预制钻孔
5. DFMA - 机械加工件的设计 - 钻削件的设计:
1)钻削件设计准则
(1)钻削成本太高,可以考虑一级工艺直接成形
(2)对于大孔,可预铸孔
(3)通孔比不通孔好
(4)小而深的孔应当避免:长径比≤3,或使用阶梯孔
(5)零件边缘钻孔,确保零件75%的孔在零件边缘内
(6)孔的轴线应与进口和出口的端面垂直:避免在曲面或斜壁上钻孔
6. DFMA - 机械加工件的设计 - 铣削件的设计:
1)铣削件设计准则
(1)铣削的加工区域不宜过深,深宽比不应过3:1
(2)铣削沉凹结构的转角应留有最小的转角半径:应与标准铣刀直径一致
(3)减少铣削加工面积:当零件整个平面的平面度要求较高时,可使用凸台的设计
(4)铣削加工零件外部用斜角而不是倒角
工具1:机械加工DFMA检查表(设计指南1)
工具2:机械加工DFMA检查表(设计指南2)
六、公差分析
1.DFMA - 公差的定义:是零件尺寸所允许的偏差值,设定零件的公差即设定零件制造时尺寸允许的偏差范围
2.DFMA - 公差的产生:1)加工制程的差异;2)装配制程的差异
3.DFMA - 公差的本质
1)是产品设计工程师和制造工程师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2)是保证产品以优异的质量、优良的性能和较低的成本进行制造的关键
3)在产品设计中,应当合理选择和设定零件和产品的公差
4)公差的设计既要满足产品的功能和质量要求,又要满足产品制造成本的要求
4.DFMA - 公差和成本
1)零件公差越严格,零件制造成本就越高
2)但并不是公差越严格,产品的质量越高
3)严格的零件公差要求意味着:
(1)更高的模具费用
(2)更精密的设备和仪器
(3)更长的生产周期
(4)更高的不良率和返工率
(5)要求更熟练的操作员和对操作员更多的培训
5.DFMA - 宽松的零件公差要求
1)设计合理的间隙:防止零件过约束,避免对零件尺寸的不必要的公差要求
2)简化产品装配关系,缩短装配尺寸链
3)使用定位特征
4)使用点或线或小平面与平面配合代替平面与平面配合
6.DFMA - 公差分析
1)公差分析:是指在满足产品功能、性能、外观和可装配性等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定义和分配零件和产品的公差,优化产品设计,以最小的成本和最高的质量制造产品
2)公差分析的目的:
(1)合理设定零件和产品的公差,以降低产品制造和装配成本
(2)判断零件的可装配性,判断零件是否会在装配过程中发生干涉
(3)判断零件装配后产品关键尺寸是否满足外观、质量以及功能等要求
(4)优化产品的设计
7.DFMA - 公差分析
1)公差分析的常见错误方法:常见的是遇见可靠性问题就降低公差
案例:O形圈密封效果公差分析与调整
2)典型公差分析的错误做法示例:
(1)在产品详细设计完成后才开始进行公差分析
(2)没有缩短尺寸链的长度
(3)公差的设定没有考虑零件制程能力
(4)计算模型采用极值法
(5)公差的设定没有考虑到成本
(6)没有通过优化设计的方法,而是通过提高零件尺寸精度要求的方法
(7)对尺寸公差没有进行制程管控
(8)零件制造后,没有利用真实的零件制程能力来验证设计阶段的公差分析
8.DFMA - 公差分析的步骤
1)定义公差分析的目标尺寸及其公差
2)定义尺寸链:
(1)尺寸链是指在产品的装配关系中,由互相联系的尺寸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排列而成的封闭尺寸组
(2)尺寸链两大特点:一是封闭性;二是关联性,
3)判断尺寸链中尺寸的正负
4)将非双向对称公差转换为双向对称公差
5)公差分析的计算:
(1)极值法;
(2)均方根法
6)极值法与均方根法的差异:
(1)对计算模型的假设不同
(2)计算结果不同
(3)对设计要求不同
(4)局部与全局的差异
(5)适用范围的差异
9.DFMA - 公差分析的三大原则
1)宽松的零件公差要求
2)公差的一致性:
(1)零件的制造工艺能力决定了公差分析中的公差设定,不是随意设定的
(2)对公差分析中的尺寸进行制程管控
3)当公差设计的结果不满足要求时
(1)不推荐的做法:调整尺寸链中的尺寸公差大小/增加关键尺寸的公差
(2)推荐的做法:调整尺寸链中尺寸的大小/较少尺寸链的长度/使用定位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