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业培训,当然要找对好讲师!合作联系

刘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

刘晖老师刘晖 注册讲师 136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经营管理

课程编号 : 16936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新能源汽车;汽车;相关需求者

课程介绍

【课程收益】

  1. 碳中和目标下主要经济体汽车产业实施路径;
  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与发展机遇;
  3.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4. 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5G与无人驾驶、车联网;
  5.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的应对。

【课程特色】

1.   课上采用案例式教学,通俗易懂,课下一对一辅导强化训练,学与练交叉进行强化记忆,你所要做的就是认真听,勤于问,乐于练。

2.   清晰的知识结构,根据应用经验采用最优化授课模式。

3.   内容充沛、详略得当,前后呼应。

4.   讲师资历丰富,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5.   知识讲授+贴身案例+场景故事+互动讨论+现场演练+落地跟踪

【课程对象】新能源汽车;汽车;相关需求者

【课程时长】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行动

1、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2、碳中和的深远意义

3、“绿天鹅”来袭:碳中和目标将重构产业结构

4、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行动

——全球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共识和目标

——世界主要国家碳排放达峰情况

——世界主要经济体碳排放峰值

——主要经济体碳中和目标

5、受碳达峰、碳中和影响最大的产业有哪些?——从欧盟碳交易看我国碳中和的投资机会

6、什么是碳账户、绿色账户

7、什么是气候变化税

8、什么是碳排放权交易

二、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承诺及其对各产业的影响

1、碳达峰的中国承诺

2、“十四五”规划关于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发展

3、中国碳排放规模与地域差异性

4、中国碳排放达峰路径与峰值水平预测

5、中国各行业碳达峰情景预测

——工业碳达峰预测

——电力行业碳达峰预测

——交通部门碳达峰预测

——农业碳达峰预测

——建筑业碳达峰预测

6、我国各高碳排放产业如何应对碳达峰、碳中和?

——建筑业、钢铁产业、电解铝产业、水泥产业、电力产业

7、中国应该先把清洁电发出来,工业电力化,才能最终实现清洁化

8、中国碳交易市场启动

9、碳交易对各行业/企业的影响

三、碳中和目标下主要经济体汽车产业实施路径

1、中国

2、美国

3、欧盟

4、日本

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与发展机遇

1、绿色低碳目标下中国经济长期趋势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城镇化、消费升级、中西部的后发优势

3、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力稳定提高

4、消费升级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将持续稳定发展

5、中西部的后发优势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后劲十足

6、中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意味着新能源汽车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

五、机遇与挑战: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分析

2、新能源汽车重点企业分析

3、汽车产业将朝着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轻量化、共享化发展

4、自动驾驶未来发展趋势

5、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困境

6、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主要阻碍:充电、续航

——充电桩与充电站

——电池的研发进展

7、新能源汽车本身并不必然是低碳的,必须使用清洁能源才是低碳的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如果不做好,关系到健康和环境

8、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低碳化,努力接近并最终达到“净零排放”

9、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正在面临越来越高的碳减排门槛

10、分布式电池与未来新能源汽车周身全部会发电

11、新能源汽车未来的两个发展方向:纯电动和氢能

——目前新能源汽车有四种:混动车、混动插电车、纯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

——氢能与纯电动协同,工信部定调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六、除了碳达峰、碳中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5G与无人驾驶、车联网

1、5G时代已经来临

2、什么是5G

3、ITU(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5G三大特性和三大应用场景

4、“5G+”垂直行业应用领域

5、5G的10大典型应用场景

6、未来的交通:无人驾驶

7、5G总体愿景

8、5G与无人驾驶、车联网

——把握5G、数字经济、新能源大势,积极研判新的投资机会

七、应对碳达峰、碳中和:国内外汽车企业的典型案例与经验借鉴

1、特斯拉、丰田、宝马、宾利等国外汽车企业案例与经验借鉴

2、上汽、北汽、比亚迪、广汽、东风等国内企业案例与经验借鉴

八、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的应对

(一)顺应趋势,精准识变

1、碳达峰碳中和是硬目标,汽车产业必须顺应时代发展

2、顺应时代,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是必然趋势

3、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最好机会

4、必须顺应汽车发展的新四化: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

5、新能源汽车必须满足消费者需求

(二)抓住机遇,主动求变

1、新能源汽车的全价值链环节,所谓“从摇篮到坟墓”,都需采取行动

2、新能源汽车从全生命周期看待汽车的碳足迹,不断持续地减少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

3、新能源汽车从实施产品补贴过渡到碳交易与碳奖励,是支持和促进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必要政策

4、将乡村振兴战略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相结合,确保在逐步淘汰传统内燃机车辆的过程中,出台低收入家庭“以旧换新”用上电动汽车的政策

(三)迎接挑战,积极应变

1、车联网实时大数据平台是支撑新能源汽车四位一体、综合减排措施的必需技术平台

2、通过双向充电实现分散式存储,通过车辆到电网(V2G)实现车辆电网整合(VGI),最大程度上发挥储能的作用

3、促进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FCV)的发展,以绿氢为远景加速中国的脱碳进程

4、致力于让退役电池百分百的回收利用

5、核心零部件方面,要制定长期、有效的低碳发展的扶持政策

——车辆和零配件的生产运输环节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不断提高零配件的国产化率

6、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延长电池和车辆的使用寿命、降低单车能耗等也是研发重点

(四)困而思变,变中图强

1、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

2、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差的问题

3、电动汽车要立足市场的实际,坚持多能源结构、分步走的方针

4、智能网联方面政府各部门协同合作,统一目标、统一标准、统一资源,推动完善智能网联或者智能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

5、在电动智能网联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新技术和创新模式融入进来,打造“极为别致”的用户体验

6、加强标准化建设,统一充电接口和换电标准,提高使用效率,减少社会浪费

7、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充分利用银行的绿色信贷、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等

——汽车产业供应链与生态圈梳理

­——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分析

——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充分利用银行的绿色信贷、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等

8、科技创新+用户体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特斯拉的“刹车门”事件

——理想汽车的“水银门”事件

刘晖老师的其他课程

• 刘晖:“碳达峰、碳中和” 促进煤改电和清洁能源的消化使用行动方案
【课程背景】***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明确部署。这一系列目标和要求,为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指明了方向、擘画了具体路线图,展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和重信守诺的责任担当,为携手应对气候环境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全球气候治理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注入了动力。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和人类未来,应对气候变化需要雄心和决心。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和国有能源骨干企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发挥“大国重器”和“顶梁柱”作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自觉肩负起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历史使命,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为破解气候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国网贡献。【课程收益】帮助学员了解“碳达峰、碳中和”帮助学员了解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方向帮助学员了解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路线图帮助学员了解国家电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课程特色】1.   课上采用案例式教学,通俗易懂,课下一对一辅导强化训练,学与练交叉进行强化记忆,你所要做的就是认真听,勤于问,乐于练。2.   清晰的知识结构,根据应用经验采用最优化授课模式。3.   内容充沛、详略得当,前后呼应。4.   讲师资历丰富,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5.   知识讲授+贴身案例+场景故事+互动讨论+现场演练+落地跟踪【课程对象】 相关需求人员【课程时长】 1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一、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二、“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三、“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解读四、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方向、路线图五、国家电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5.1 推动电源结构和布局优化,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5.2 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打造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平台5.3 推动全社会节能提效,提升终端电气化水平5.4 推进电力系统技术装备创新,提升系统安全和效率水平5.5 推动健全市场机制和政策体系,保障清洁能源安全高效利用
• 刘晖:中国经济双循环为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课程收益】如何正确解读“双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情形下,经济如何运行?不同行业和企业有什么影响和机遇?地方政府/企业如何把握机遇,解决实际问题?【课程特色】1.   课上采用案例式教学,通俗易懂,课下一对一辅导强化训练,学与练交叉进行强化记忆,你所要做的就是认真听,勤于问,乐于练。2.   清晰的知识结构,根据应用经验采用最优化授课模式。3.   内容充沛、详略得当,前后呼应。4.   讲师资历丰富,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5.   知识讲授+贴身案例+场景故事+互动讨论+现场演练+落地跟踪【课程对象】相关人员【课程时长】1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一、中国经济双循环战略提出的背景1、2020.7.30中央政治局会议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经济“双循环”——2020.7.30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在此之前,总书记多次提出中国经济“双循环”3、中国经济“双循环”提出的国际大背景——疫情加剧逆全球化、民粹主义盛行、中美对抗蔓延至非经贸领域,“内循环”有助于练好内功,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4、中国经济“双循环”提出的国内大背景5、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提出表明中国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向,从原来的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战略,转向扩大内需的经济战略6、内循环从国际形势看是被动的,从国内发展看是主动的二、中国经济“双循环”战略概念辨析1、14亿人口的超大市场规模、齐全的产业门类等,是强化国内大循环的坚实基础2、内循环的实质3、“双循环”的理论基础4、双循环体系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制度建设成果的检验,是对大国经济的需求结构能否承载供给总量的“压力测试”,是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等的“底线测验”5、核心点是:需求侧摆脱房地产和投资依赖,构建更高质量的消费函数;供给侧沿着产业链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构建基于国家经济、技术安全的产业链闭环6、充分条件是更加坚决的改革开放,坚定不移的搞活基层经济体系7、现在最大的担心是,当开放受到阻力,改革也开始裹足不前,甚至向后退步,导致事实上的内卷化。这将是中国发展道路上最危险的岔路8、关于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多注重经济内循环而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方针要领,切合经济形势的最新变化,但也引发了一些不同观点的争议9、外循环的四种可能冲突路径我方想进口而外方不让我方进口我方想出口而外方不让我方出口外方想从我方进口,我方不愿出口外方想出口给我方,我方不想进口三、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解读1、正确认识和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修正和调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规律不断调整发展战略的总结和深化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理念的深化和提升,是加速深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综合发力全力维护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着力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全面扩大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建设双循环平台载体打造合作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四、经济内循环误解疑虑起于断章取义和极端化1、对“内循环”的几种不全面认识有论者由望文生义而落入断章取义,只看到了内循环,却没有看到内外双循环的政策大框架,可说是属于一叶障目造成的疑虑和误解。甚至有论者认为内循环和超大规模市场不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一个政治概念,没有出口和生产谈不上消费,内循环可能造成内卷化;还有声音认为内循环是新的闭关锁国,是对改革开放的否定。2、内循环为主,不代表只强调内循环总书记强调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大循环都重要“内循环”绝不是“自我封闭”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代表国际大循环不是主体且占比会减少。3、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内循环,如何在实践中把握好政策方针、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呢?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找到了破解当下复杂严峻形势的切入口1、国内大循环的源动力何在,又如何驱动?2、供给与需求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形成3、“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出口减进口)”:短期经济活动的源动力,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内循环更强调消费和投资。4、我国的消费这一源动力不足,主因在于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而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源,又在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过低有关5、可支配收入过低又与如下两点相关:农民资产性收入为零,工资性收入(农民工)又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此外,社会保障严重不足,在所得有限的情况下,还得为父辈、自己做养老储蓄。这就使得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性收入进一步压缩。高房价意味着这些家庭的可支配性收入下降,也意味着,为了一套房,六个家庭的消费就完全成为了纯刚性需求型消费。此外,高房价还会对创业形成挤出,更会对既有产业也有挤出效应——地租过高,导致企业成本高企。而在全球化生产要素成本差异越来越小,国家间在争夺企业、争夺国际产业的今天,成本竞争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高企的房价会让更多企业外迁,这不仅会危机产业链的稳定,更会导致大量的产业工人失业,进而反过来又会影响国内消费。问题事实上透照出了解决的路径。6、“资金、资源和科技创新”等供给侧要素:长期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是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7、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释放中国经济活力,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增长8、创新能力,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一些挑战,需要依靠创新力来提升,需要长期调整中国经济结构六、加快国内大循环,必须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1、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要以稳定市场预期、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为着力点2、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3、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要以就业扩大和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为基础4、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须更好发挥政府在扩大内需、维护市场中的作用5、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须形成内需外需兼容互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七、六脉神剑:深化改革加快疏通国内大循环1、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打通支撑科技强国的全流程创新链条2、以新基建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化、传统产业数字化,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化,形成万亿级自成体系的数字化平台有利于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形成具有颠覆意义的产业互联网有助于完善中国创新体系,推动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3、疏通部分行业的政策性梗阻,以新需求消纳产能,促进供需平衡钢铁行业汽车行业能源化工行业4、多措并举刺激消费、促进就业、提高保障,加快形成纺锤形收入分配格局降低个人所得税,刺激个人消费稳定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助力保民生保就业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社会事业支出,逐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5、培育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和动力源,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要合理安排城市群内部结构,形成以超级大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多重嵌套、分工协作的新格局要按照“大联通、小分布”原则,采取“多中心、组团式”策略合理布局中心城市功能集聚区注重以联通高效、无缝对接的综合交通网络降低城市“人流”“物流”的综合成本6、深化关键性基础性体制改革,激活社会投资活力,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推进物流运输体制改革推进内外贸监管一体化八、以高水平开放助推国际经济大循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引资补链扩链强链,为全球提供稳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合作创新网络稳步降低关税水平,适度增加进口,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话语权抓住机遇加快FTA谈判,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和制定以建设自贸区自贸港为依托,拓展开放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九、以“内循环”促进“双循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让世界分享中国扩大内需战略的发展成果优化升级我国产业链布局,提高高科技产业规模占比,以此促进稳定全球产业链,提高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促进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培育新的增长极,夯实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继续发挥好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中国制定了内外循环并举的双循环框架,这是一个走向现代化的正路,是一个可行的真正办实事谋发展的道路。所有只讲内循环这一端的观点,一定是落于片面性——它绝不排斥对外循环和对外全面开放,这才是一个理性的认识。十、在内循环为主的情况下,不同行业和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代表一个人的一生中也只会遇到一次这样的变局。几年前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对我国这几年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此次也不例外供给侧改革是为解决国内结构性问题的应对之策,而内循环则是在全球棋盘的落子,其影响必将更为深远内循环必然造就利益的重新分配和洗牌,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的挑战与机遇一些传统行业不能再强行施以去产能手段,要创造新的需求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新形势下,总书记的这一论述不是简单地针对当前产业链供应链因疫情而中断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的强国方略;不是因个别国家企图与我脱钩、对我围堵而被动地内敛收缩,而是筹划以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加快形成内外良性循环的战略抉择企业要更加适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十一、中国经济双循环战略和新发展格局对电信行业的影响与应对1、中国经济双循环战略和新发展格局对电信行业的影响2、电信行业的应对  
• 刘晖: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课程收益】看得清:看清楚数字化转型趋势背后的逻辑和规律,并能够做到顺势而为,谋局发展,高效执行看得明:能够洞悉数字化转型对自己企业的意义与价值,能够规划自己的数字战略和行动路线看得懂:能够利用学习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能够看得懂本行业的数字化趋势,能够顺应本行业数字化趋势,谋变的同时,做出不同,走出捷径用得上:课程采用大量实战场景案例分析,总结背后原理与方法,从而能举一反三,应用实践【课程特色】1.   课上采用案例式教学,通俗易懂,课下一对一辅导强化训练,学与练交叉进行强化记忆,你所要做的就是认真听,勤于问,乐于练。2.   清晰的知识结构,根据应用经验采用最优化授课模式。3.   内容充沛、详略得当,前后呼应。4.   讲师资历丰富,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5.   知识讲授+贴身案例+场景故事+互动讨论+现场演练+落地跟踪【课程对象】相关人员【课程时长】1天(6小时/天)【课程大纲】第一模块、洞察趋势,顺势而为1、认识数字技术以及数据技术的本质,洞察数字化转型趋势的前因后果1) 数字化转型背后是数据技术,数据技术将引领人类新的进化2) 区别于IT,DT技术是信息加工处理分析的技术,是赋能大脑强化智慧的技术;数据技术的本质是认知技术、思考判断技术和决策技术3) 认知技术的底层逻辑模型:感知-响应模型4)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间智力水平升级的竞赛,民营企业也不能落伍、落后2、数字技术DT正颠覆我们的商业环境,创新我们的组织模式、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1) 跨界打劫现象背后的基本逻辑,以及平台化企业的发展趋势2) 商业模式创新背后的基本逻辑:网络效应在组织中的升级迭代3) 企业平台化创新案例:组织平台化不是大型企业的专利,中小企业也能够实施平台化组织升级第二模块、谋局而定1、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应用及全景路线图1) 数据技术的DIKW模型2) 企业数据技术应用的四化3)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四维度2、数字化转型价值、应用场景及商业创新方法1) 数字化转型的两大价值:效率提升和模式创新2) 数字化转型提升管理效率的十个应用场景3) 数字化转型创新商业模式的八种方法3、数字化战略规划与路线设计的四个步骤1) 数字化战略规划新五力模型2) 数字化转型策略选择矩阵3) 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选择法4、数字化转型管理提效场景实战案例1) 营销售端数字化转型案例实战(2B/2C):洞察需求,千人千面,全流程个性化体验升级2) 生产管理的数字化应用:让数据驱动效率提升,消除浪费,提升管理分辨率3) 供应链效率提升实战案例:让过程可控,结果可见,提升管理能见度4) 组织运营管控数字化转型实战案例:用数据说话,提高管理和组织的敏捷度第三模块、高效应用1、企业家及高管团队规划自己的数字化战略(思路与设想),与同学分享,老师点评,学以致用2、企业家及高管团队设计自己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并与同学分享,老师点评,快速行动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