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世上所有的问题,都是思维的问题。
—— 戴维·波姆
环境的不确定和职场竞争的存在,会给我们的情压管理带来很多问题:
● 问题1:面对竞争,缺乏斗志--导致疲于奔命,压力山大
● 问题2:面对工作,缺乏动力--导致疲于应付,情绪索然
● 问题:3:面对未来,缺乏想象--导致疲于现状,得过且过
● 问题4:面对家庭,缺乏责任--导致疲于日常,一地鸡毛
● 问题5:面对自己,缺乏规划--导致疲于苟且,日渐油腻
竞争、工作、未来、家庭、自己等等,是我们的生存环境、“生存场”。所谓情绪压力,来源于“我”与“环境”、“场”的不和,即情绪压力是心理与环境交互的产物;而人格,是文化与岁月沉淀的结晶。二者最终都取决于主体的认知模式。
《胜在格局:现代职场的情压管理与人格修养》课程,是专门为各级管理者开设的现代职业素养提升系列课程之一,提供理论与实践的辩证。
【课程定位】
为组织战略贯彻创造共同语境
【四大基石】
课程基础理论的选用,决定了课程的应用边界和融摄力,决定了课程在实践场景中的落地方向和落地程度。本课程以“文化-心理结构”、“管理的历史维度”、“系统思考”、“决策助推”为基础理论基石,保证了课程的高度、宽度、厚度和温度,方便中高层受众从中能获得观点的碰撞,中基层受众从中可学到知识和方法。
【五项收益】
● 收益1:追本溯源--从内外环境的角度,把握情绪压力产生的机制
● 收益2:自我觉察--学会从文化心理结构层面了解自己的情商构成
● 收益3:掌握方法--从不同学科的智慧中学习情压调整的具体方法
● 收益4:修辞立诚--体悟人际沟通中,什么是“言行,君子之枢机”
● 收益5:阳光心态--用经典涵养管理智慧用诗情画意孕育职场情商
【四个亮点】
● 跨学科:管理实践、经济政策、文化逻辑、历史经验,助推“拓展视野”
● 跨文化: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助推“融会贯通”
● 重案例: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古今中外、言之有据,助推“借鉴创新”
● 重实操:底层逻辑、科学理论、实用方法、简单工具,助推“即学即用”
【课程对象】
1、组织机构的中各级管理者
2、组织机构中青年储备干部
【培训形式】
根据课程需求及教学协商,设计组合培训形式:
● 线下课程:通过定期安排的课程,系统学习
● 教练助推:通过教练的助推引导,学练合一
● 线上答疑:针对课程的相关问题,定时答疑
● 定期复盘:根据教学的具体需求,组织复盘
【课程时间】
1-2天 (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导入
1、世事如棋
(1)痛点:智慧风险与不确定性
(2)起点:还至本处,愿乐欲闻
(3)支点: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2、职业素养
(1)不知不觉的“职业脱轨”
(2)引人深思的“素养模型”
(3)情压管理是一种“负熵”
第二部分:两个结构--中国人人格修养的底层逻辑
1、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1)思维辩证--对立统一(整体性)
(2)行为辩证--时空时位(动态性)
2、中国人的人格-情商结构
(1)据于儒
(2)依于道
(3)逃于禅
第三部分: 四个原则--职场情压管控的原则及方法
1、原则一:和--和实生物:把握方向
凡事和为贵,不仅与人和、与物和,更重要的是与己和、与义和
(1)“和”的四个理论层面
(2)“和”的四个应用场景
■ 场景一:缓和冲突
■ 场景二:有效沟通
■ 场景三:选人用人
■ 场景四:团队激励
2、原则二:中--允执厥中:用对方法
凡事过犹不及,行为选择理论中,最优的约束条件太多,次优往往笑到最后
(1)执两用中:囚徒困境对情压管理的启示
(2)用中执两:善始善终是最好的情压管理
■ 方法一:专精一行,独领风骚
■ 方法二:坚决执行,拒绝拖延
■ 方法三:拿到结果,体验成功
■ 方法四:一抓到底,一气呵成
■ 方法五:分步落实,分散压力
3、原则三:诚--不诚无物:端正态度
凡事不诚无物,所以中国人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说谎只要小聪明,圆谎却要大智慧。一个人,如果不想纠结,诚是最好的心药
(1)态度一:诚于信仰--回答了“为什么”的问题,因此有方向
(2)态度二:诚于事业--回答了“干什么”的问题,因此有目标
(3)态度三:诚于团队--回答了“凭什么”的问题,因此有归属
(4)态度四:诚于客户--回答了“吃什么”的问题,因此有动力
4、原则四:美--美在其中:提升格局
三条具备,则近自由。这种自由,心理学上,称为心流(mental flow);管理学中,称为巅峰体验(pinnacle),不可描摹,无以言状,统称为美。
(1)功夫在诗外:人格修养的诗学维度
■ 风雨江山外
■ 修养的止境
(2)历史即复盘:人格修养的历史维度
■ 通:经权出入
■ 鉴:明己顺势
第四部分:大道至简--职业素养精进的四个要点
1、第一点:一条途径--精进不迷路
2、第二点:三种境界--自查有标准
3、第三点:十六字诀--高人常提点
4、第四点:入手之处--小心自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