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中层管理者在组织中承担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却常面临执行效率低下(如目标偏差)、团队动力不足(如员工倦怠)、行为模式固化(如抗拒变革)等问题。本课程通过福格行为模型,帮助管理者从动机驱动、能力匹配、提示优化三维度重构团队行为设计,实现从“被动执行”到“主动担当”的转变。
课程收益
1. 模型理解:掌握福格行为模型(动机×能力×提示)的核心逻辑与应用场景;
2. 工具实战:学习动机调研、能力差距分析、行为触发机制设计等工具;
3. 场景迁移:通过制造业、服务、IT等跨行业案例(如质量改进、服务标准化、技术落地)制定执行策略;
4. 领导力提升:培养“行为设计师”思维,推动团队从“任务执行”向“价值创造”升级。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各行业中层管理者(部门经理、项目经理、运营主管等)
课程特色
· 跨行业适配:覆盖质量管控、服务优化、技术创新等通用场景;
· 强互动性:每节课包含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工具实操(如设计“行为提示看板”);
· 数字化工具:演示低代码平台(如飞书多维表格)、数据分析工具(如Power BI)的行为设计功能。
课程大纲
模块一:动机设计——激活团队的内在驱动力
1.1 福格模型的底层逻辑
· 理论:行为发生需同时满足动机(Why)、能力(Can)、提示(Prompt)三要素;
· 案例:某制造企业通过“精益改善提案奖”激发员工参与质量改进的热情。
1.2 动机驱动的实战工具
· 工具:动机三维地图(自主性/胜任感/归属感);
· 练习:为“降本增效项目”设计激励机制(如“成本节约分红计划”)。
1.3 场景模拟:破解“员工抵制变革”的动机陷阱
· 模拟:某零售企业推行“线上化服务”遭遇员工抵触,如何通过“试点成功故事”重塑信心(动机绑定)。
成果输出:《团队动机诊断报告》
模块二:能力设计——构建高效执行的技能基础
2.1 能力不足的典型表现
· 案例:某服务企业因员工缺乏投诉处理技巧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
· 工具:能力四象限模型(硬技能/软技能/知识储备/行为习惯)。
2.2 能力提升的实战方法
· 工具:个性化成长路径图(基于岗位需求定制培训计划);
· 练习:为“新任管理者”角色设计“3个月领导力跃迁计划”。
2.3 场景模拟:攻克“技术应用瓶颈”的能力短板
· 模拟:某医疗企业通过“AI辅助诊断系统”培训提升医生使用熟练度(能力+提示结合)。
成果输出:《团队能力提升方案》
模块三:提示设计——优化行为触发的环境与机制
3.1 提示的力量:从“想做”到“立刻行动”
· 理论:提示需满足可见性(如醒目标签)、即时性(如任务到期提醒)、可操作性(如一键提交入口);
· 案例:某物流公司通过“电子围栏打卡”减少配送员漏签问题。
3.2 提示设计的工具
· 工具:行为触发矩阵(高频/低频×高价值/低价值);
· 练习:设计“晨会任务看板”(明确今日目标/风险预警/协作需求)。
3.3 场景模拟:打破“流程拖延”的提示黑洞
· 模拟:某设计公司通过“截止日期倒计时插件”提升项目交付准时率(提示+规则约束)。
成果输出:《团队行为提示清单》
综合演练:执行行为设计方案的制定与优化
4.1 全天知识串联
· 任务:分组完成一个跨行业案例分析(如“如何通过福格模型提升门店客流量”),要求设计动机、能力、提示三项改进措施。
4.2 成果展示与反馈
· 模式:采用“画廊漫步法”(Gallery Walk)对各组方案进行交叉评审,强调逻辑严谨性与落地性。
成果输出:《团队执行行为优化方案》
课程设计亮点
· 通用性强:案例覆盖制造业(质量改进)、服务业(客户体验)、IT行业(技术落地)等场景;
· 工具实用化:提供可直接套用的模板(动机调研表、能力差距矩阵、行为提示看板);
· 行为可视化:通过流程图、甘特图等工具将抽象模型具象化。
适配调整建议
· 制造业:增加“设备操作标准化”“安全生产行为设计”案例;
· 服务业:深化“客户旅程触点优化”“服务关键时刻管理”模块;
· IT行业:侧重“代码审查机制”“敏捷开发行为规范”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