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中层管理者普遍面临目标传递模糊(如部门KPI与公司战略脱节)、团队协作低效(如跨部门项目推进受阻)、绩效反馈失效(如“结果导向”与“过程管控”失衡)等挑战。本课程通过系统性绩效管理框架,帮助管理者实现:
· 组织效能提升:构建清晰的责任体系与协作流程;
· 团队动力激发:通过信任建立与阶段管理提升凝聚力;
· 个体能力突破:结合反馈、辅导与改进实现人才成长。
课程收益
1. 方法论掌握:学会OKR与KPI的结合逻辑,适配不同行业特性;
2. 工具落地:掌握GROW辅导模型、RACI矩阵、Kubler-Ross团队发展模型等工具;
3. 场景覆盖:覆盖供应链协调、项目交付、客户服务等高频通用场景;
4. 文化塑造:推动数据驱动的绩效文化(如用客户满意度反推内部改进)。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企业中层管理者(部门负责人、项目经理、运营主管等)
课程特色
· 高度通用性:案例覆盖电商、医疗、教育、制造等多行业,提炼普适性管理逻辑;
· 工具结构化:提供可直接套用的《OKR分解模板》《跨部门协作RACI矩阵》;
· 强互动性:通过角色扮演(如“部门冲突调解”)、沙盘推演(如“突发客诉危机处理”)深化学习成果。
课程大纲
模块一:组织——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执行
1.1 组织的本质与使命
· 案例:某电商企业通过“小团队作战”模式将新品上架周期缩短40%;
· 数据:70%的组织效率问题源于目标传递失真(如高层战略未被一线理解)。
1.2 组织的核心职能
· 工具:RACI矩阵——明确“谁负责、谁审批、谁知情”;
· 练习:为“公司年度产品创新项目”分配角色与权限。
1.3 组织落地方法论
· 案例:某医疗集团通过“临床-科研-行政”三角协同机制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
· 工具:流程价值流图(VSM)——识别跨部门协作中的浪费点。
场景模拟:跨部门项目“双十一大促”资源争夺战
· 角色:市场部、供应链部、客服部负责人;
· 任务:在30分钟内通过谈判达成资源分配协议,平衡销量目标与库存险。
成果输出:《组织优化RACI矩阵》
模块二:团队——从冲突化解到高绩效协同
2.1 团队信任的基石
· 案例:某教育机构通过“开放日”活动消除教研与市场团队的隔阂;
· 数据:高信任团队的工作效率比低信任团队高出35%(引用哈佛商学院研究)。
2.2 业务驱动的团队目标(MAP)
· 工具:MAP(Mission-Action-Result-Progress)——将抽象目标拆解为可执行动作;
· 练习:为“提升客户续费率”设计包含具体行动项的MAP表。
2.3 团队发展四阶段
· 模型:Kubler-Ross模型在团队中的应用(如初创期→震荡期→规范期→成熟期);
· 案例:某初创科技团队从“野蛮生长”到“流程标准化”的转型路径。
场景模拟:技术团队与市场团队的“需求对垒”
· 任务:通过非暴力沟通(NVC)技巧化解“功能开发优先级争议”。
成果输出:《团队发展阶段管理策略》
模块三:管理——绩效全周期的科学实践
3.1 绩效反馈的艺术
· 工具:GROW模型在通用场景的应用(如“如何辅导员工提升客户投诉处理速度”);
· 案例:某零售企业通过“月度绩效面谈三板斧”将员工流失率降低20%。
3.2 绩效评估与改进
· 工具:
o 360度反馈模板——收集上级、同事、客户的多元评价;
o PDCA循环——分析“快递配送准时率波动”的根本原因。
· 练习:为“连续季度未达KPI的销售专员”设计改进计划。
3.3 绩效结果的杠杆效应
· 案例:某制造企业通过“技能津贴+晋升积分”双轨制,将技师持证率从60%提升至90%;
· 数据:将绩效结果与培训资源挂钩的企业,员工能力提升速度提高40%。
场景模拟:年终绩效评估争议调解会
· 角色:HRBP、部门经理、员工代表;
· 任务:通过“事实-影响-建议(FIS)”沟通法化解“绩效考核结果不公平”争议。
成果输出:《绩效管理手册》
综合演练:企业全场景绩效管理实战
4.1 全天知识串联
· 任务:分组完成“某企业新产品上市失败”案例分析,输出完整的组织优化方案(RACI矩阵)+团队改进计划(MAP表)+绩效改进路线图(PDCA循环)。
4.2 成果展示与反馈
· 机制:采用“跨行业评审团”模式,由制造业、服务业、互联网专家组成评审组进行现场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