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l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
l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市场配额总量约40亿吨,市场容量约1000亿元。首批两千余家电力企业进入市场交易,中国全国碳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
l 全球气候变化的警钟不断敲响,实现碳中和成为迫切任务,碳排放成为衡量能源消耗的重要指标。为了更好地管理碳排放,碳盘查作为一种评估和管理碳排放的工具和方法应运而生,成为企业节能减排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l 随着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碳市场功能建设持续强化,更多企业未来将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碳排放约束。若要对碳资产进行更有效的管理,通过碳盘查来“摸清家底”是第一步。那么,你了解碳盘查吗?碳盘查与碳核查有什么差别?企业要开展碳盘查的步骤和流程有哪些?
l 本课程结合碳盘查、碳足迹、碳排查与碳市场等区别与内涵,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背景,从双碳背景、碳市场及碳交易、碳盘查流程与范围”等方面阐述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下碳盘查与碳足迹的在企业里的运作与注意方面,引入控排企业减碳的实际案例,期望为企业的碳管理与发展带来启发,践行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学员收益:
l 熟悉双碳战略及碳盘查的国家政策背景;
l 了解碳排放权及碳市场背后的重大背景及意义;
l 深刻理解碳盘查的定义、对象以及企业碳盘查的步骤流程;
课程风格:
l 源于实战:课程内容来源企业实践经验,课程注重实战、实用、实效;
l 幽默风趣:课程氛围非常好,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点燃培训现场;
l 逻辑性强:系统架构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l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讲解的工具均能够有效运用;
l 方法论新:紧扣时事+深层剖析+实操练习+视频案例+趣味互动+追本溯源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讲:“碳”背景
一、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双碳战略目标的重大意义
(二)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
案例:三高一低
案例:一煤独大的时代
(三)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数据
二、是推动能源革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
1.近年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
数据:2020年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
2.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光等潜力巨大
案例:世界风库、世界风口、2020风、光发电装机数据
3.电力在可再生能源里的价值
4. 有效促进需求侧推进“新电气化”进程
第二讲:碳盘查
一、碳盘查定义
1.“碳盘查”定义:起源,全称
2. 碳盘查内涵
二、碳盘查的意义和必要性
1. 增加公开报告的排放信息和温室气体目标进展情况的可信度,赢得利益相关方的信任。如:绿色工厂评价,CDP,EcoVadis,CBAM,SBTi等;
2. 增强高级管理层对报告的信心,ESG评价越来越收到到投资者的重视,可信的GHG数据是ESG报告可信度;
3. 改进内部核算与报告工作的实践方法(如计算、记录和内部报告体系,以及对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原则的应用),促进在企业内部学习和知识转移;
4. 为强制性温室气体排放计划的核查要求做准备。
三、碳盘查的对象的六大件
碳盘查的《京都议定书》
1.二氧化碳
2.甲烷
3.氧化亚氮
4.氢氟碳化合物
5.全氟碳化合物
6.六氟化硫
四、碳盘查的范围一二三
1. 范围一排放:是指企业地理边界内实实在在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
案例:厂子在烧燃煤锅炉,那煤烧完后生成的温室气体就是从你厂子的烟囱排出去的,这就是范围一排放。
2. 范围二排放:是指外购的电力和热力(蒸汽/热水)产生的排放。
案例:厂里排放的算法
3. 范围三排放是指除了范围二以外的其它所有间接排放。
说明: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做碳核算和定减排目标都是不考虑范围三排放的。
五、企业碳盘查的应用
1. 设立组织边界与运营边界
2. 确定排放源
3. 量化碳排放
4. 创建碳盘查清单报告
参考:ISO-14064或GHG Protocol
5. 内外部核查
第三讲:碳足迹
一、碳足迹定义
1.“生态足迹”
2.个人、产品、企业、国家四个层次
二、碳足迹必要性
1.有助于塑造企业绿色形象,体现社会责任;
2.掌握产品全生命周期气体排放,有助于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收益、推动产业升级;
3.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提升产品的销量
4.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促进企业出口
三、国家级碳足迹政策
1. 探索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
政策名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6日
2.开展碳核算、碳足迹认证业务
政策名称:《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5日
3.工信部:推动碳足迹核算和社会责任建设
政策名称:《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2年4月21日
4.工信部:探索将原材料产品碳足迹指标纳入评价体系
政策名称:《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2年9月14日
第四讲:碳交易
一、涉碳政策要点
1.《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2.《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3.《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二、碳市场
1、什么是碳交易市场?
1)强制碳配额交易市场
2)自愿碳交易市场
2、碳交易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3、最早的碳交易机制
案例:“总量与交易”理论
4、碳市场如何运行?
案例:现代卖炭翁-特斯拉
5、碳市场的国际经验及各国特点
数据:全球碳市场进展报告、欧盟碳市场
6、中国的地方碳交易市场试点
7、个人能否参与碳交易?
三、国际碳交易形势
1、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介绍
2、韩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介绍
3、日本碳治理
四、碳排放交易市场与盈利模式
1、全球碳交易体系发展历程
2、欧盟、韩国和美国碳交易市场经验
3、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阶段、趋势与空间
4、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及价格走势
5、碳交易盈利模式与价值创造
6、CCER项目核心机制与交易收入测算
五、碳交易市场碳交易
1、碳配额交易(企业A与B)
2、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企业A与C)
案例:国内碳交易试点数据情况
第五讲:碳排放配额的分配和管理
一、生态环境部制定碳排放配额总量确定与分配方案
二、省级环境厅(局)向区域内的重点排放单位分配碳排放配额
三、重点排放单位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登记配额
四、重点排放单位变更碳排放配额等事项
五、重点排放单位自愿注销碳排放配额
六、碳配额总量设定原则与配额分配方法
1、覆盖范围和总量设定
1)碳市场覆盖对象
2)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
3)全国碳市场总量设定
2、配额分配的一般方法
数据:两省五市配额分配及CCER比例
3、典型行业配额分配方法
4、配额分配的常规流程
案例:江汉油田碳资产管理做法
实操:场景模拟碳交易及配额管理业务流程
第六讲: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减碳“?
一、多种电套餐减排
二、生活中的碳足迹-减排积分
案例:一家三口的生活轨迹与双碳
u 课程总结+学员分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