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吴娥:四两千金——风电光伏行业市场开发拓展

吴娥老师吴娥 专家讲师 3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管理技能

课程编号 : 42474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公司市场人员、营销人员、销售经理、技术型销售、售前工程师等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

国家“双碳”战略下,倒逼能源电力产业转型,从电源电网的“传统刚性”到“灵活柔性”,从客户服务的“被动协助”到“主动引导“,用户使用电气设备也从“普通计数”到“智能数字”。在双碳战略下,2020年我国政府向联合国做出承诺,宣布我国风电、光伏截止2030年装机量目标达到12亿千瓦。

在宏观战略目标下,在这数字化、智能化的行业大趋势下,对风电、光伏的市场开发有着势不可挡势在必行的任务需要推荐,相关企业市场部门人员也亟需了解和推动市场拓展,以抢占先机和有利市场地位。

本课程旨在对风电、光伏市场目前行业现状,未来趋势以及客户群体和市场拓展思路,进行分析和探讨,期望能为学员提供启发和帮助。

课程收益:

l 了解风电光伏发展的相关政府政策背景;

l 熟悉风电、光伏领域目前发展现状以及趋势;

l 明确市场目标、拓展对象,掌握客户拜访准备系列技能;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公司市场人员、营销人员、销售经理、技术型销售、售前工程师等

课程大纲

第一风电、光伏相关国家政策背景

1. 国家政策利好行业发展

1)《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意见》

2)针对光伏行业,国家出台了多项针对行业的支持政策,

如《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

工具:各地区最新光伏政策一览图

3)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文件称,要加快填补风电、光伏等领域发电效率标准和老旧设备淘汰标准空白,为新型产品设备更新改造提供技术依据。

工具:各地区最新风电政策一览表

4)某行政区域《关于促进全省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开发建设海上风电基地。

二讲目前光伏、风电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

、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1. 光伏发电装机容量

2. 光伏发电细分市场

3. 光伏发电量

4. 光伏行业投融资情况

5. 光伏企业注册量

、光伏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1. 国家政策利好行业发展

2. 能源结构转型加快行业发展

3. 技术进步推动成本下降提升市场需求

三、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1. 风电装机量

案例:“世界第一风电大国”

2. 各区域风电装机容量占比

1)东北地区

2)华北地区

3)华东地区

4)西北地区

5)西南地区

6)中南地区

3. 陆上风电与海上风电

四、风电产业发展趋势

1. 政策驱动竞价配置与平价上网

2. 风电单机容量大型化趋势

3. 市场集中度高提高趋势

数据:CWEA统计,国内排名前十的风电整机企业新增装机市场份额由2013年的77.8%提高到2020年的91.5%,提高了13.7个百分点。

4. 后市场服务增长具备确定性

案例:《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我国推进产业服务体系建设

三讲风电、光伏领域开发市场洞察

、洞察市场

1. 能源电力行业市场环境现状和趋势

2. 我司产品和服务在市场占有情况

、洞察客户

3. 光伏客户与风电客户的市场差异

4. 客户画像

5. 客户来源

案例:国家能源、大唐集团、华能集团、华电集团、阳光电源、维谛技术等

6. 其他来源

工具:风电光伏行业协会、行业会议、培训会议、社会责任企业报告

、洞察资源

6. 产品资源

7. 费用资源

8. 人际资源

9. 合作资源

四讲风电、光伏企业客户营销拓展

一、 营销底层逻辑“飞盘”

l 客户画像

l 售前准备

l 客户锁定

l 营销谈判

l 合作促成

l 服务经营

二、 售前准备

1.销售工具及资料准备

工具:工具及资料准备一览表

2. 业务知识准备

A. 公司政策知识和专业领域的准备

B. 产品或方案知识的准备

C. 有无竞争对手的准备

D. 突出优势和价值的准备

工具:知识准备清单表

三、 客户锁定

1)定向撒网

思考:客户在哪?去哪找客户?

案例:能源客户除了电力领域客户,还有谁?

2)分级维护

讨论:不同客户维护方法有何不同?

3)锁定进攻

a.找到关键人

b. 促进经办人

c. 煽风点火人

四、营销谈判

1谈判准备:了解谈判对手、收集信息、设定谈判目标

2. 沟通与谈判致胜策略

1)谈判先识人:不同类型渠道商的谈判风格

场景练习

l 从事风电企业的技术总监,如何应对?

l 80后职业经理人,光伏招标采购经理,如何应对?

2)谈判前中后场策略

3)谈判五步制胜策略

4)情报、权势、时间在谈判中的运用

5)必备的谈判思维

a、谈判不是分蛋糕,而是共同把蛋糕做大

b、不要轻易说不可以,谈判是条件交换条件

案例分析:一次快速合作的能源企业渠道谈判案例

五、合作促成

1. 产品(方案)介绍话术——FABE说明技巧

案例:风电光伏项目服务,我公司优势于对方利益价值匹配

2. 场景价值塑造——SPAR场景化技巧

案例: 同款风叶在不同场景使用的价值塑造

演练:五大模块分别按不同主题实操演练

3. 促成话术:推定承诺法、二择一法、化整为零法

吴娥老师的其他课程

• 吴娥:双碳战略下企业碳盘查与碳足迹应用
课程背景: l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 l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市场配额总量约40亿吨,市场容量约1000亿元。首批两千余家电力企业进入市场交易,中国全国碳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 l 全球气候变化的警钟不断敲响,实现碳中和成为迫切任务,碳排放成为衡量能源消耗的重要指标。为了更好地管理碳排放,碳盘查作为一种评估和管理碳排放的工具和方法应运而生,成为企业节能减排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l 随着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碳市场功能建设持续强化,更多企业未来将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碳排放约束。若要对碳资产进行更有效的管理,通过碳盘查来“摸清家底”是第一步。那么,你了解碳盘查吗?碳盘查与碳核查有什么差别?企业要开展碳盘查的步骤和流程有哪些? l 本课程结合碳盘查、碳足迹、碳排查与碳市场等区别与内涵,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背景,从双碳背景、碳市场及碳交易、碳盘查流程与范围”等方面阐述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下碳盘查与碳足迹的在企业里的运作与注意方面,引入控排企业减碳的实际案例,期望为企业的碳管理与发展带来启发,践行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学员收益: l 熟悉双碳战略及碳盘查的国家政策背景; l 了解碳排放权及碳市场背后的重大背景及意义; l 深刻理解碳盘查的定义、对象以及企业碳盘查的步骤流程; 课程风格: l 源于实战:课程内容来源企业实践经验,课程注重实战、实用、实效; l 幽默风趣:课程氛围非常好,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点燃培训现场; l 逻辑性强:系统架构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l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讲解的工具均能够有效运用; l 方法论新:紧扣时事+深层剖析+实操练习+视频案例+趣味互动+追本溯源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讲:“碳”背景 一、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双碳战略目标的重大意义 (二)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 案例:三高一低 案例:一煤独大的时代 (三)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数据 二、是推动能源革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 1.近年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 数据:2020年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 2.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光等潜力巨大 案例:世界风库、世界风口、2020风、光发电装机数据 3.电力在可再生能源里的价值 4. 有效促进需求侧推进“新电气化”进程 第二讲:碳盘查 一、碳盘查定义 1.“碳盘查”定义:起源,全称 2. 碳盘查内涵 二、碳盘查的意义和必要性 1. 增加公开报告的排放信息和温室气体目标进展情况的可信度,赢得利益相关方的信任。如:绿色工厂评价,CDP,EcoVadis,CBAM,SBTi等; 2. 增强高级管理层对报告的信心,ESG评价越来越收到到投资者的重视,可信的GHG数据是ESG报告可信度; 3. 改进内部核算与报告工作的实践方法(如计算、记录和内部报告体系,以及对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原则的应用),促进在企业内部学习和知识转移; 4. 为强制性温室气体排放计划的核查要求做准备。 三、碳盘查的对象的六大件 碳盘查的《京都议定书》 1.二氧化碳 2.甲烷 3.氧化亚氮 4.氢氟碳化合物 5.全氟碳化合物 6.六氟化硫 四、碳盘查的范围一二三 1. 范围一排放:是指企业地理边界内实实在在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 案例:厂子在烧燃煤锅炉,那煤烧完后生成的温室气体就是从你厂子的烟囱排出去的,这就是范围一排放。 2. 范围二排放:是指外购的电力和热力(蒸汽/热水)产生的排放。 案例:厂里排放的算法 3. 范围三排放是指除了范围二以外的其它所有间接排放。 说明: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做碳核算和定减排目标都是不考虑范围三排放的。 五、企业碳盘查的应用 1. 设立组织边界与运营边界 2. 确定排放源 3. 量化碳排放 4. 创建碳盘查清单报告 参考:ISO-14064或GHG Protocol 5. 内外部核查 第三讲:碳足迹 一、碳足迹定义 1.“生态足迹” 2.个人、产品、企业、国家四个层次 二、碳足迹必要性 1.有助于塑造企业绿色形象,体现社会责任; 2.掌握产品全生命周期气体排放,有助于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收益、推动产业升级; 3.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提升产品的销量 4.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促进企业出口 三、国家级碳足迹政策 1. 探索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 政策名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6日 2.开展碳核算、碳足迹认证业务 政策名称:《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5日 3.工信部:推动碳足迹核算和社会责任建设 政策名称:《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2年4月21日 4.工信部:探索将原材料产品碳足迹指标纳入评价体系 政策名称:《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2年9月14日 第四讲:碳交易 一、涉碳政策要点 1.《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2.《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3.《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二、碳市场 1、什么是碳交易市场? 1)强制碳配额交易市场 2)自愿碳交易市场 2、碳交易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3、最早的碳交易机制 案例:“总量与交易”理论 4、碳市场如何运行? 案例:现代卖炭翁-特斯拉 5、碳市场的国际经验及各国特点 数据:全球碳市场进展报告、欧盟碳市场 6、中国的地方碳交易市场试点 7、个人能否参与碳交易? 三、国际碳交易形势 1、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介绍 2、韩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介绍 3、日本碳治理 四、碳排放交易市场与盈利模式 1、全球碳交易体系发展历程 2、欧盟、韩国和美国碳交易市场经验 3、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阶段、趋势与空间 4、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及价格走势 5、碳交易盈利模式与价值创造 6、CCER项目核心机制与交易收入测算 五、碳交易市场碳交易 1、碳配额交易(企业A与B) 2、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企业A与C) 案例:国内碳交易试点数据情况 第五讲:碳排放配额的分配和管理 一、生态环境部制定碳排放配额总量确定与分配方案 二、省级环境厅(局)向区域内的重点排放单位分配碳排放配额 三、重点排放单位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登记配额 四、重点排放单位变更碳排放配额等事项 五、重点排放单位自愿注销碳排放配额 六、碳配额总量设定原则与配额分配方法 1、覆盖范围和总量设定 1)碳市场覆盖对象 2)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 3)全国碳市场总量设定 2、配额分配的一般方法 数据:两省五市配额分配及CCER比例 3、典型行业配额分配方法 4、配额分配的常规流程 案例:江汉油田碳资产管理做法 实操:场景模拟碳交易及配额管理业务流程 第六讲: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减碳“? 一、多种电套餐减排 二、生活中的碳足迹-减排积分 案例:一家三口的生活轨迹与双碳 u 课程总结+学员分享+合影
• 吴娥:双碳战略下的电力市场与项目动向政策走势
课程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 还提到,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决定》强调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好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近二十年以来,我国电力系统进行了几次重大改革并确定每一次改革的核心精神,近几年的一次重大改革为2022年出台的《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指导意见》,其对电力市场改革的发展走势确定了方向。本次课程将为大家剖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改革背后的原因、现状以及影响,望能为企业带来启发。 课程收益: l 明确能源电力行业未来发展的三个重要改革方向 l 了解电力市场改革背后的因素和现状 l 了解电力改革包含的市场体系、绿电绿证以及碳交易等,对能源企业的影响 课程时间:0.5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能源电力行业相关从业人员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视频讨论+互动思考 课程大纲 第一讲: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决定》:要推进能源、铁路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一、三次电力改革里程碑 1. 1996-1998年,政企分开 2. 2002年,国发5号文,厂网分家 3. 2015年,中发9号文,引入竞争 1) 核心内容:管住中间,放开两头 2) 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发、售电业务 案例:2024年上半年电力交易 二、《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 目标: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 1、提升电力市场对高比例新能源的适应性,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市场化发展 2、因地制宜建立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发展 3、探索开展绿色电力,释放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价值 1)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市场化方式发现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 2)引导有需求的用户直接购买绿色电力 3)做好绿色电力交易与绿证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衔接 4、健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多元化发展 三、中共国家能源局党组在《人民日报》发表《以能源转型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出:推动终端能源消费转型由电能替代为主向电、氢、氨等多元清洁替代转变,推动主要用能领域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引擎。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能效提升行动,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电能替代,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实现到2025年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达到30%左右。:目前光伏、风电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 四、重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五、重磅!2666MW风电项目获核准批复 数据:9月3日-6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接连核准6个项目,风电总装机容量共计266.6万千瓦。 六、国家能源局印发《“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总体方案编制大纲》 第二讲:新能源(风电、光伏)的现状与趋势 一 、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1. 光伏发电装机容量 2. 光伏发电细分市场 3. 光伏发电量 4. 光伏行业投融资情况 5. 光伏企业注册量 二 、光伏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1. 国家政策利好行业发展 2. 能源结构转型加快行业发展 3. 技术进步推动成本下降提升市场需求 三、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1. 风电装机量 案例:“世界第一风电大国” 2. 各区域风电装机容量占比 3. 陆上风电与海上风电 四、风电产业发展趋势 1. 政策驱动竞价配置与平价上网 2. 风电单机容量大型化趋势 3. 市场集中度高提高趋势 4. 后市场服务增长具备确定性 第三讲:新能源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 1、 储能发展趋势 1) 抽水蓄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对比分析 2) 电化学储能:锂电池储能、全钒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对比分析 2、 锂电池储能发展迅速,但是受关键矿产制约 3、 海上风电 4、 海水制氢 1) 生物质结合绿氢制绿色甲醇技术路线 2) 电解海水制氢 3) 绿色甲醇在储能中的价值
• 吴娥:双碳战略目标下我国新能源发展趋势与挑战解读剖析
课程背景: 2014年6月13日,***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我国能源行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随后,这一“3060目标”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年度重点任务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在当前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电力新质生产力不仅代表着高效、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发展方向,更体现了人类社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不懈追求。 本课程将围绕能源发展趋势、政策环境以及产业应用等方面展开,围绕综合能源建设、风光发展趋势通过案例分析分析等多种形式,让学员了解前沿动态和实际应用,为培养具备能源行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课程收益: l 清晰了解碳中和、碳达峰的定义,以及具体实现路径; l 理解碳达峰、碳中和与新能源、新基建之间的内在逻辑,并洞察其相互的市场合作契机以及工作推进角度; l 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内涵与精神 l 明确能源行业未来发展的三个重要改革方向 l 了解新能源领域发展的三大阶段以及未来趋势 l 了解风电、光伏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市场现状与趋势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能源电力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即将从事新能源行业人员等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视频讨论+互动思考 课程大纲 第一讲: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 一、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 1. 现状 1)美国:我们第一次面对一个非白人的强大竞争对手 2)美国国防部长:恐怖主义不再是美国安全最大的威胁 3)逆全球化趋势到来 2. 原因 1)直接原因:中国贸易顺差 2)根本原因:两种意识形态对世界话语权的争夺 3)西方国家发动贸易战的心态:不平衡与恐惧 案例:历史上的三次“黄祸“ 二、碳中和下的国际环境 1. 中美能源结构三角对比 2. 特朗普“退群”拜登“加群” 3. ***主席提出碳中和的战略意义 4. 中国进一步争取世界话语权打破西方霸权体系 5. 四方会谈中的离心离德 第二讲:目前光伏、风电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 一 、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1. 光伏发电装机容量 2. 光伏发电细分市场 3. 光伏发电量 4. 光伏行业投融资情况 5. 光伏企业注册量 二 、光伏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1. 国家政策利好行业发展 2. 能源结构转型加快行业发展 3. 技术进步推动成本下降提升市场需求 三、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1. 风电装机量 案例:“世界第一风电大国” 2. 各区域风电装机容量占比 1)东北地区 2)华北地区 3)华东地区 4)西北地区 5)西南地区 6)中南地区 3. 陆上风电与海上风电 四、风电产业发展趋势 1. 政策驱动竞价配置与平价上网 2. 风电单机容量大型化趋势 3. 市场集中度高提高趋势 4. 后市场服务增长具备确定性 第三讲: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决定》:要推进能源、铁路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一、三次电力改革里程碑 1. 1996-1998年,政企分开 2. 2002年,国发5号文,厂网分家 3. 2015年,中发9号文,引入竞争 1) 核心内容:管住中间,放开两头 2) 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发、售电业务 案例:2024年上半年电力交易 二、《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 目标: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 一、提升电力市场对高比例新能源的适应性,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市场化发展 1、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2、建立与新能源特性相适应的中长期电力交易机制 3、鼓励新能源报量报价与现货市场 二、因地制宜建立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发展 三、探索开展绿色电力,释放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价值 1、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市场化方式发现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 2、引导有需求的用户直接购买绿色电力 3、做好绿色电力交易与绿证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衔接 四、健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多元化发展 1、鼓励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主体与周边用户直接交易 2、完善电网间交易结算,增强就近消纳新能源和安全运行能力。 第四讲:新能源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 一、 储能发展趋势 1) 抽水蓄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对比分析 2) 电化学储能:锂电池储能、全钒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对比分析 二、储能技术电网应用 1. 峰谷填平:以平衡电网负荷,减少峰谷差异 2. 频率调节:储能技术可以快速响应电力系统频率的变化 3. 微电网支撑: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抗灾能力。 4. 电力市场交易:充放电调节电力供需平衡,并根据市场价格进行电力买卖 5. 电网规模化储能:提供大容量的储能服务,以便应对电力系统的高峰需求和紧急情况 三、储能全场景应用案例 1、乌兰察布示范项目:全国首个“源网荷储”项目,全球规模最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 2、“源网荷储”赋能钢铁工业绿色发展 3、分布式光伏+多元储能+绿色微电网+新能源汽车 4、 广东省政府与中国一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5、 深圳市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 6、 锂电池储能发展迅速,但是受关键矿产制约 四、海上风电 五、海水制氢 1) 生物质结合绿氢制绿色甲醇技术路线 2) 电解海水制氢 3) 绿色甲醇在储能中的价值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