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吴娥:双碳战略下的电力市场与项目动向政策走势

吴娥老师吴娥 专家讲师 3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项目管理

课程编号 : 42472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能源电力行业相关从业人员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

还提到,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决定》强调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好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近二十年以来,我国电力系统进行了几次重大改革并确定每一次改革的核心精神,近几年的一次重大改革为2022年出台的《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指导意见》,其对电力市场改革的发展走势确定了方向。本次课程将为大家剖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改革背后的原因、现状以及影响,望能为企业带来启发。

课程收益:

l 明确能源电力行业未来发展的三个重要改革方向

l 了解电力市场改革背后的因素和现状

l 了解电力改革包含的市场体系、绿电绿证以及碳交易等,对能源企业的影响

课程时间:0.5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能源电力行业相关从业人员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视频讨论+互动思考

课程大纲

一讲: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决定》:要推进能源、铁路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一、三次电力改革里程碑

1. 1996-1998年,政企分开

2. 2002年,国发<2002>5号文,厂网分家

3. 2015年,中发<2015>9号文,引入竞争

1) 核心内容:管住中间,放开两头

2) 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发、售电业务

案例:2024年上半年电力交易

二、《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

目标: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

1、提升电力市场对高比例新能源的适应性,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市场化发展

2、因地制宜建立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发展

3、探索开展绿色电力,释放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价值

1)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市场化方式发现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

2)引导有需求的用户直接购买绿色电力

3)做好绿色电力交易与绿证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衔接

4、健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多元化发展

三、中共国家能源局党组在《人民日报》发表《以能源转型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出:推动终端能源消费转型由电能替代为主向电、氢、氨等多元清洁替代转变,推动主要用能领域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引擎。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能效提升行动,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电能替代,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实现到2025年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达到30%左右。:目前光伏、风电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

四、重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五、重磅!2666MW风电项目获核准批复

数据:9月3日-6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接连核准6个项目,风电总装机容量共计266.6万千瓦。

六、国家能源局印发《“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总体方案编制大纲》

二讲:新能源(风电、光伏)的现状与趋势

、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1. 光伏发电装机容量

2. 光伏发电细分市场

3. 光伏发电量

4. 光伏行业投融资情况

5. 光伏企业注册量

、光伏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1. 国家政策利好行业发展

2. 能源结构转型加快行业发展

3. 技术进步推动成本下降提升市场需求

三、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1. 风电装机量

案例:“世界第一风电大国”

2. 各区域风电装机容量占比

3. 陆上风电与海上风电

四、风电产业发展趋势

1. 政策驱动竞价配置与平价上网

2. 风电单机容量大型化趋势

3. 市场集中度高提高趋势

4. 后市场服务增长具备确定性

第三讲:新能源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

1、 储能发展趋势

1) 抽水蓄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对比分析

2) 电化学储能:锂电池储能、全钒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对比分析

2、 锂电池储能发展迅速,但是受关键矿产制约

3、 海上风电

4、 海水制氢

1) 生物质结合绿氢制绿色甲醇技术路线

2) 电解海水制氢

3) 绿色甲醇在储能中的价值

吴娥老师的其他课程

• 吴娥:双碳战略目标下我国新能源发展趋势与挑战解读剖析
课程背景: 2014年6月13日,***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我国能源行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随后,这一“3060目标”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年度重点任务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在当前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电力新质生产力不仅代表着高效、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发展方向,更体现了人类社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不懈追求。 本课程将围绕能源发展趋势、政策环境以及产业应用等方面展开,围绕综合能源建设、风光发展趋势通过案例分析分析等多种形式,让学员了解前沿动态和实际应用,为培养具备能源行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课程收益: l 清晰了解碳中和、碳达峰的定义,以及具体实现路径; l 理解碳达峰、碳中和与新能源、新基建之间的内在逻辑,并洞察其相互的市场合作契机以及工作推进角度; l 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内涵与精神 l 明确能源行业未来发展的三个重要改革方向 l 了解新能源领域发展的三大阶段以及未来趋势 l 了解风电、光伏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市场现状与趋势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能源电力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即将从事新能源行业人员等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视频讨论+互动思考 课程大纲 第一讲: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 一、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 1. 现状 1)美国:我们第一次面对一个非白人的强大竞争对手 2)美国国防部长:恐怖主义不再是美国安全最大的威胁 3)逆全球化趋势到来 2. 原因 1)直接原因:中国贸易顺差 2)根本原因:两种意识形态对世界话语权的争夺 3)西方国家发动贸易战的心态:不平衡与恐惧 案例:历史上的三次“黄祸“ 二、碳中和下的国际环境 1. 中美能源结构三角对比 2. 特朗普“退群”拜登“加群” 3. ***主席提出碳中和的战略意义 4. 中国进一步争取世界话语权打破西方霸权体系 5. 四方会谈中的离心离德 第二讲:目前光伏、风电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 一 、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1. 光伏发电装机容量 2. 光伏发电细分市场 3. 光伏发电量 4. 光伏行业投融资情况 5. 光伏企业注册量 二 、光伏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1. 国家政策利好行业发展 2. 能源结构转型加快行业发展 3. 技术进步推动成本下降提升市场需求 三、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1. 风电装机量 案例:“世界第一风电大国” 2. 各区域风电装机容量占比 1)东北地区 2)华北地区 3)华东地区 4)西北地区 5)西南地区 6)中南地区 3. 陆上风电与海上风电 四、风电产业发展趋势 1. 政策驱动竞价配置与平价上网 2. 风电单机容量大型化趋势 3. 市场集中度高提高趋势 4. 后市场服务增长具备确定性 第三讲: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决定》:要推进能源、铁路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一、三次电力改革里程碑 1. 1996-1998年,政企分开 2. 2002年,国发5号文,厂网分家 3. 2015年,中发9号文,引入竞争 1) 核心内容:管住中间,放开两头 2) 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发、售电业务 案例:2024年上半年电力交易 二、《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 目标: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 一、提升电力市场对高比例新能源的适应性,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市场化发展 1、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2、建立与新能源特性相适应的中长期电力交易机制 3、鼓励新能源报量报价与现货市场 二、因地制宜建立发电容量成本回收机制,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发展 三、探索开展绿色电力,释放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价值 1、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市场化方式发现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 2、引导有需求的用户直接购买绿色电力 3、做好绿色电力交易与绿证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衔接 四、健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多元化发展 1、鼓励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主体与周边用户直接交易 2、完善电网间交易结算,增强就近消纳新能源和安全运行能力。 第四讲:新能源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 一、 储能发展趋势 1) 抽水蓄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对比分析 2) 电化学储能:锂电池储能、全钒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对比分析 二、储能技术电网应用 1. 峰谷填平:以平衡电网负荷,减少峰谷差异 2. 频率调节:储能技术可以快速响应电力系统频率的变化 3. 微电网支撑: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抗灾能力。 4. 电力市场交易:充放电调节电力供需平衡,并根据市场价格进行电力买卖 5. 电网规模化储能:提供大容量的储能服务,以便应对电力系统的高峰需求和紧急情况 三、储能全场景应用案例 1、乌兰察布示范项目:全国首个“源网荷储”项目,全球规模最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 2、“源网荷储”赋能钢铁工业绿色发展 3、分布式光伏+多元储能+绿色微电网+新能源汽车 4、 广东省政府与中国一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5、 深圳市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 6、 锂电池储能发展迅速,但是受关键矿产制约 四、海上风电 五、海水制氢 1) 生物质结合绿氢制绿色甲醇技术路线 2) 电解海水制氢 3) 绿色甲醇在储能中的价值
• 吴娥:双碳战略促烟草,加减乘除为低碳
  课程背景: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随后,这一“3060目标”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年度重点任务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为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绿色根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烟草行业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理念,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积极融入和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烟草行业要把绿色低碳贯穿于全生命流程,就要从烟叶的生产全流程、推行变频烘烤、碳排放强度和总量控制,加大生物能源、电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燃煤烘烤,同时对于烟草企业而言,企业办公运营的低碳、产品设计与报装、物流运输以及废物回收利用,都要全流程低碳,才能真正实现烟草企业的降碳、低碳目标,本课程针对以上路径做分享,希望能带来启发。 学员收获: l 宏观背景:了解碳达峰、碳中和背景及理解其重大意义及面临挑战; l 实现路径:了解国内外目前现有各领域能源转型、降碳减排案例的优秀经验及关键点; l 案例参考:了解目前其他行业企业降碳、低碳的标杆典型案例供参考; 课程风格: l 源于实战:课程内容来源企业实践经验,课程注重实战、实用、实效; l 幽默风趣:课程氛围非常好,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点燃培训现场; l 逻辑性强:系统架构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l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讲解的工具均能够有效运用; l 方法论新:紧扣时事+深层剖析+实操练习+视频案例+趣味互动+追本溯源 适合对象:烟草行业双碳企、事业单位人员、企业中高管理者、青年骨干等。 课程时间:0.5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导入: 1、2020年联合国大会提出“双碳”战略目标 2、烟草行业总局的双碳要求 第一讲:双碳战略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一、双碳战略目标的内涵 1.“两个一百年”——大国使命 2.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3.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4. 保障能源安全共赢 二、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 1. 能源需求增长的挑战 2. 重型化产业结构的挑战 3. 高碳化能源结构的挑战 4. 碳减排时间短任务重 5. 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大 案例:三高一低 6. 能源系统转型难度大 案例:一煤独大的时代 三、烟草行业目前双碳遇到的挑战 1. 温室气体排放高:烟草生产中,烟草烘烤、卷烟制造能耗高; 2. 能源利用不充分:烘烤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热塑封过程热量消散 3. 绿色发展意识不够:烟草企业产品设计、生产流程的环保;企业办公、运输物流的低碳。 第二讲:烟草行业的绿色低碳烟草路径 一、深刻理解把握“双碳”意义 1、主动而为 2、硬仗大考 3、深刻变革 讨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烟草行业工商企业、员工、零售户、烟农有什么影响? 二、烟草企业降碳可采取的措施 1. 推进能源管理提质增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健全能源管理体系 2)发布能源采购清单,实现采购清单内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3)推动能源管理关口前移 4)加强能耗和碳排放分层分类对标分析 2. 加强产品设计与生产流程优化 1)产品设计源头考虑低碳元素 2)包装材料低碳 3)结合各卷烟厂生产特色,设备配置升级 4)工艺流程优化 5)燃气锅炉低氮改造 6)提高中水回用处理能力,加快照明、降温等基础设施节能改造 3. 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能源智慧管理 1)完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与能源在线监测系统 2)加强数据预警能力 3)借助系统深挖能源数据价值,确保“讲得清、控得住、降得下” 4. 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 1)醋酸纤维等原料采用 2)引导供应商和服务商的上下游进行绿色低碳运输 5. 加强全员环保意识培训宣传 三、烟草行业推进低碳工作的实践 1、深入推进烟草农业绿色低碳:烟草病虫害防治由化学防治向绿色防控转变 案例:西南山区烟农脱贫 2、全面实施烟草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案例:技术突破,能耗降低数据 3、推动建立绿色高效烟草物流体系 案例:绿色物流“最先一公里” 第三讲:其他行业的双碳降碳推进经典案例 案例:荷兰2030年前淘汰燃煤发电 案例:欧美纠正运动式“减碳” 一、国外石化企业 案例:埃克森美孚、荷兰皇家壳牌 二、国外建筑业企业 案例:地产Pulte Group的建筑节能 三、国外制造业企业 四、苹果企业降碳低碳案例 五、国内知名企业降碳案例 案例:国家电网、、中国移动、德清源 第四讲: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一、多种套餐减排 二、生活中的碳足迹-减排积分 案例:一家三口的生活轨迹与双碳 u 课程总结+学员分享+合影
• 吴娥:双碳目标下七大关键词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课程背景: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随后,这一“3060目标”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年度重点任务之一。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率,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能源结构并积极推进,已成为各大能源电力企业极度重点关注的工作。本课程通过探讨“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和挑战、实现路径、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大背景和历史意义、主要特征、要求以及如何做,与“能源互联网”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分享和解读,希望能让能源电力企业各层级干部及员工明确战略目标,对战略政策进行正确解读,为碳中和、碳达峰、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和发展积极推进,以及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等角度,尽绵薄之力。 学员收获: l 了解碳达峰、碳中和背景及理解其重大意义及面临挑战; l 清晰了解碳中和、碳达峰的定义,以及具体实现路径; l 了解国内外目前现有各领域能源转型、降碳减排案例的优秀经验及关键点; l 认识目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新形势与要求; l 掌握如何以数字化驱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切入点及策略思路。 课程风格: l 源于实战:课程内容来源企业实践经验,课程注重实战、实用、实效; l 幽默风趣:课程氛围非常好,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点燃培训现场; l 逻辑性强:系统架构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l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讲解的工具均能够有效运用; l 方法论新:紧扣时事+深层剖析+实操练习+视频案例+趣味互动+追本溯源 适合对象:能源电力企业中高管理者、项目管理者、班组长、基层骨干等。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导入: 1、2020年联合国大会提出“双碳”战略目标 2、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第一讲:双碳战略的三大内涵 一、科学内涵 1、全球气候极端变化 2、气候变化带给我们的影响 二、经济内涵 1、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拐点 2、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主力 案例:“电视机”与“月嫂”的变迁 4、服务经济时代与“脱碳”的关联 三、国家内涵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蜕变者——引领者 3、“两个一百年”——大国使命 4、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5、保障能源安全共赢 案例:新冠带来的历史格局 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 数据:目前全球各国的碳中和承诺 1. 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2. 2020年我国电力行业占能源行业碳排放总量数据 第二讲:《“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 一、印发总概 1、10部门联合印发 2、新增各类标准化试点示范500个 二、重点关注的标准领域 1、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准 2、绿色制造保准 3、材料标准 4、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5、自然资源标准 6、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标准 三、南方电网召开新兴业务“十四五”发展规划研讨会 第三讲:双碳战略下的七大关键词 一、储能 1、电池荒 2、电池与电动汽车的现状 3、虚拟电厂的电力负荷影响 案例:全国最早的虚拟电厂 二、新能源汽车 1、目前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 2、我国新能源汽车2030目标、 案例:卡脖子问题 国内其他城市的新能源汽车普及程度 三、数字化崛起 1、数字化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2、时代的洗牌 3、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的变迁 案例:数字化带来的经营改变 四、绿色金融 五、八大行业 案例:碳排放管理师推广 六、碳交易 1、我国碳交易市场的起始和发展 2、目前我国两个碳交易中心 3、碳交易原理与逻辑 案例”:新时代“卖炭翁” 七、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第四讲: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及在建案例 一、高比例新能源接入 1.新能源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数据:2030年和206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 2.新能源结构新定义 案例: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电气化水平 二、高弹性电网灵活可靠配置资源 1.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让大电网柔性互联提升 2.配电网呈现交直流混合柔性电网与微电网等多种协同发展 3.智能微电网作为重要解决方案 案例:城市、工业园区、偏远地区 4.储能规模化 三、高度电气化的终端负荷多元互动 终端能源消费“新电气化”进程加快 案例:杭州电力大脑及传统人工 案例:特斯拉卖炭翁 四、融合数字赋能 1.打通源网荷储 2.发电侧与用电侧 3.“电力+算力” 案例:尖峰负荷、售电用户市场、东数西算、碳犀牛 案例:杭州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践行 五、全国目前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案例分析 1、城市级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案例:杭州萧山 2、县域级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案例:新昌县 六、《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 第五讲: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一、多种电力套餐减排 二、生活中的碳足迹-减排积分 案例:一家三口的生活轨迹与双碳 u 课程总结+学员分享+合影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