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在消费升级与体验经济驱动下,服务业新生代员工(95后/00后)呈现强服务意识但情绪敏感度高、追求即时反馈与参与感(如抗拒机械化流程)、职业稳定性受“情绪价值”影响显著等特点。本课程聚焦服务行业特性,通过“心理洞察-关系构建-能力加速-愿景共塑”四步法,帮助管理者应对“服务口碑波动大”“员工流失率高”“客诉处理效率低”等痛点,实现从“管控者”到“体验设计师”的角色进化。
课程收益
1. 工具落地:掌握盖洛普Q12测评诊断服务岗位敬业度、4D职业规划模型匹配服务型人才需求;
2. 场景突破:化解“00后员工因服务失误被投诉后的情绪崩溃”“VIP客户要求不合理时的应对”等高频危机;
3. 文化重塑:构建“服务即体验”的组织文化(如海底捞式情感连接)、推动“标准化流程+个性化关怀”融合;
4. 行为转变:通过角色扮演打破管理者“经验主义”思维,建立“共情式领导力”。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授课对象:各级管理者、门店经理、客服主管、一线团队Leader
课程特色
· 行业深度定制:聚焦服务业核心痛点(如客户投诉处理、服务一致性、员工情绪劳动);
· 场景化工具包:结合服务蓝图设计、客户旅程地图、情绪急救工具等服务业专属方法论;
· 数字化赋能:引入AI客服训练系统、服务评价数据分析等科技工具提升管理效率。
课程大纲:
模块一:知彼解己——穿透服务新生代的“情感密码”
1.1 服务员工的“需求图谱”
· 测评工具:盖洛普Q12服务版解析(重点关注“客户认可度”“工作自主权”“情感支持”维度);
· 案例:某高端酒店因未满足“Z世代客诉员工不被公开批评”的需求,引发社交媒体差评危机。
1.2 服务型人才的“性格画像”
· 工具:服务者性格四象限(亲和力型/细节控型/抗压型/创新型);
· 演练:分析“95后员工拒绝机械背诵服务话术”的深层动机(追求真诚互动 vs 抵制形式主义)。
1.3 建立信任的“服务场景三板斧”
· 工具:客户-员工需求映射表(将“快速响应”转化为“15秒内首次接触”承诺);
· 案例:某咖啡连锁品牌通过“神秘顾客+员工共创奖励计划”提升服务一致性。
成果输出:《服务员工需求优先级矩阵》《服务场景沟通话术手册》
模块二:善解人意——构建服务团队的“情感操作系统”
2.1 高峰期的“人性化管理”
· 理论:结合“情绪劳动理论”设计“服务压力缓冲机制”(如轮班弹性制度);
· 案例:某餐饮企业通过“情绪急救箱”(冥想音频、减压玩具)降低员工投诉率。
2.2 客户冲突中的“共情力修炼”
· 工具:非暴力沟通在服务场景的应用(观察-感受-需求-请求);
· 演练:模拟“客户投诉菜品温度低”时的完整应对流程(从道歉到补偿策略)。
2.3 尊重个性的“服务创新实践”
· 工具:员工创意提案平台(如“让95后员工设计网红打卡点”);
· 案例:某主题乐园通过“员工创客大赛”优化排队体验,节省20%运营成本。
成果输出:《高峰期情绪管理清单》《客户冲突处理SOP》
模块三:言传身教——从“经验权威”到“服务教练”
3.1 服务场景的“GROW辅导法”
· 工具:GROW模型在服务改进中的应用(如“如何将客户投诉转化复购率”);
· 案例:某航空公司导师通过“服务关键时刻复盘”帮助新人三个月内晋升为高级乘务员。
3.2 用“服务语言”传递管理意图
· 工具:客户需求优先级矩阵(紧急程度/影响范围/服务价值);
· 演练:将“提高翻台率”转化为服务员可执行的“三分钟餐桌清理标准”。
3.3 批评服务的艺术
· 工具:服务改进反馈三明治法(肯定付出-建议优化-提供支持);
· 案例:某零售企业通过“微笑视频回放”让员工自主发现服务短板。
成果输出:《服务GROW辅导记录表》《需求优先级决策模板》
模块四:激活梦想——用“服务使命”驱动组织进化
4.1 4D职业探索在服务业的落地
· 工具:服务岗位兴趣测评(前台接待/客户咨询/运营管理/服务创新)与企业战略地图对照;
· 案例:某连锁品牌通过“服务专家-门店合伙人”双轨制留住核心人才。
4.2 重构工作的“服务意义感”
· 工具:工作重塑服务版四象限(服务温度/专业度/效率/创新性);
· 演练:为“收银员”岗位设计“VIP客户记忆专家”角色标签。
4.3 构建服务人的“游戏化职业生涯”
· 工具:服务能力成长树(从“基础执行者”到“服务设计师”);
· 案例:某酒店集团通过“服务勋章体系”将员工年流失率从40%降至15%。
成果输出:《服务人才4D发展路径图》《岗位价值重塑方案》
模块五:实战沙盘与文化落地
5.1 服务管理危机沙盘推演
· 任务:分组解决“网红餐厅因排队过长引发大规模差评”事件(需求诊断-方案制定-文化宣导)。
5.2 服务领导者的“价值观翻译”
· 机制:“客户旅程地图共创工作坊”(将企业价值观转化为具体服务触点);
· 成果输出:《个人服务领导力改进计划》《团队服务文化宣言》。
课程设计亮点
1. 深度行业适配:所有案例均来自餐饮、酒店、零售、文旅等典型服务场景;
2. 工具链升级:引入服务蓝图、客户旅程地图等专业工具,结合AI情绪分析技术;
3. 双向价值创造:强调管理者需同步提升“服务敏感度”与“人性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