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间人力资源素质的竞争,尤其是中高层管理者素质的竞争。因此,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中高层管理的职业化能力。
本课程以中高层管理者职业化塑造、管理技能提升为基础,帮助公司中高层经理人形成胜任本职工作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从详细阐述中高层管理者的自我认知及角色转变、目标管理及达成、任务分解、时间管理及招聘甄选五个方面入手,环环相扣,逐步提升,真正实现从业务型人才向管理型人才的转变,从“经验式”管理向“职业化”经理人的领导模式。
课程结构模型:
课程目标:
Ø 清晰管理者的个人定位,实现知己知彼;
Ø 掌握人才甄选识别技术,确保人岗匹配;
Ø 掌握OKR目标管理法,激发员工潜能;
Ø 掌握WBS任务分解法,确保责任到位;
Ø 掌握STAR行为面试法,确保精准识人;
Ø 掌握时间管理,提升个人与组织的效能。
课程时间:
2天, 6小时/天
授课对象:
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直线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管理者
授课方式:
讲解、课堂互动、案例、实操练习、工具、视频
第一讲:角色认知-管理者的个人定位
导入:中层管理者的三承三启
u 承上启下
u 承前启后
u 承点启面
一、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1、人际角色
2、信息角色
3、决策角色
二、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1、管事
2、理人
3、带队
案例:某公司晋升一名表现卓越的员工为部门主管后,部门业绩不升反降?
三、管理者的职责6W1H
1、 Who-工作的责任者是谁?
2、 For whom-工作的服务和汇报对象是谁?
3、 Why-为什么要做该项工作?
4、 What-工作是什么?
5、 Where-工作的地点在哪里?
6、 When-工作的时间期限?
7、 How-完成工作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
四、管理的职业化五项职业修炼
1、职业化品德
2、职业化形象
3、职业化心态
4、职业化行为
5、职业化人格
案例:寻找优秀直线经理的典范--欢乐颂
原理:经理人职业化的MKASH
第二讲 效能提升-高效时间管理
导入:时间管理的4个特性
1、 无法储存
2、 无法停止
3、 无法重来
4、 无法代替
视频欣赏:时间去哪儿了
一、时间管理的本质
1、时间管理就是目标管理
2、时间管理就是自我管理
二、时间管理的6个原理
1、简单原理。
现场互动:5分钟完成3件事
2、80/20法则
u 如何区分工作的80/20现象
u 80/20三个重点
3、四象限原则
u 重要紧急
u 重要不紧急
u 紧急不重要
u 不紧急不重要
现场互动:完成近期的工作
4、有序原理
u 优先方便
u 待办管理
u 定期归档
u 专门管理
u 及时清理
5、专注原理
一次只解决一件事
6、30秒电梯原理:抓住关键的核心
案例 :讲之前清晰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
u 引出疑问:案例:王子迎娶公主
u 表达重点:案例:修摩托车
u 结论先行:案例:会议
u 归纳分类:案例:小明买东西
u 逻辑排列:案例:工作汇报
第三讲 目标管理-OKR目标管理法
一、什么是KPI和OKR
1、KPI的定义与标准
2、OKR的定义与标准
案例:如何让猫吃辣椒
二、KPI与OKR的区别
1、KPI的四大核心
2、OKR的四大核心
视频:从桃园三结义了解OKR
三、高效实施OKR的关键流程
导入:如何设计目标
1、如何制定目标
讨论:目标与指标的区别
u 目标制定的SMART
u OKR目标设定的六个原则
u 部门目标与员工目标的制定
2、实施OKR的八个流程
练习:OKR个人目标练习
案例:某上市公司KPI与互联网企业OKR
3、OKR实施的四个关键点
4、OKR会议的六个步骤
第四讲 任务管理-WBS法
导入:什么是任务分解法
一、任务分解法的流程
目标→任务→工作→活动
二、任务分解法的4个方法
1、一对一交流
2、自上而下
3、自下而上
4、小组讨论
三、任务分解法分解标准
1、分解后的活动结构清晰
2、逻辑上形成一个大的活动
3、集成了所有的关键因素
4、包含临时的里程碑和监控点
5、所有活动全部定义清楚
四、任务分解法7种方式
1、按产品的物理结构分解.
2、按产品或项目的功能分解.
3、按照实施过程分解.
4、按照项目的地域分布分解.
5、按照项目的各个目标分解.
6、按部门分解.
7、按职能分解.
五、任务分解法创建流程
1、获取岗位说明书
2、讨论项目分解的方式.
3、分解项目工作
4、画出WBS的层次结构图
5、验证上述分解的正确性
6、WBS更新或修正
工具:PDCA及5W2H1E
第五讲 识人选人-STAR面试法
一、STAR的组成要素
二、 三种假STAR的辨别
1、模糊STAR
2、观点STAR
3、理论STAR
三、追问的技巧
1、非完整STAR的表现形式
2、如何追问去获得完整STAR
3、如何拷问细节
四、STAR提问的误区
1、导向型提问
2、让应聘者明显得知‘意图’的提问
案例练习:真假STAR
角色扮演:使用提问技巧获取真实的STAR
五、基于素质能力的问题设计与评分
1、基于素质能力的STAR问题设计
Ø 挖掘‘成就导向‘素质能力的问题
Ø 挖掘‘客户服务意识’素质能力的问题
Ø 挖掘‘影响他人’素质能力的问题
Ø 挖掘‘积极主动’素质能力的问题
Ø 发掘‘团队合作’素质能力的问题
2、问题设计难点
Ø 如何设计基于行为的问题
Ø 如何探究是他的行为,还是别人的行为
3、根据采集的信息对素质能力进行评分
4、任用决策
Ø 如某项素质能力得分低,是否可以录用?
Ø 可以与面试有效互补的测评方法
Ø 如何进行背景调查
小组讨论:继续使用之前讨论的岗位素质模型
Ø 设计评分标准,设计问题及进行评分
Ø 进行素质能力打分
Ø 进行任用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