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对象】
1、供电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2、基层供电所所长
3、供电所台区经理、班组长
【课程时间】1天 (6小时/天)
【课程前言】
***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中国特色能源发展新道路。国家电网公司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们深刻认识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彰显了大国担当;是推动我国从工业文明迈入生态文明的重要转变,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转换的重要引擎;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大幅降低油气对外依存度,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国家电网公司牢固树立“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电网发展,加大技术创新,推动能源电力从高碳向低碳、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清洁能源为主转变,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电网公司正逐渐从一个传统能源供应企业的角色转变为能源互联网企业,思维也正在逐步向互联网企业.电网公司在逐步走进数字电网的时代。大数据在电网也实现了应用,打通数据壁垒,建立共享的数据中心是电网建设必须面临的挑战,数字电网时代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近.
数字经济正在被寄予更大期待,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相融并进,为发展能源数字产业提供了重要机遇。数字经济开启了对传统工业经济的裂变式改造,成为各国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砝码。发展电力大数据,既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担当之举,也是打造电力企业新的增长点、建设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内容。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加速电网转型升级上,电力大数据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价值潜力。
【课程收益】
1、通过学习***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七次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
2、更加坚定了我国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伟大目标和为保护我们全人类共同家园、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决心。
3、通过对国家电网公司 “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的学习,对国网公司要充分发挥“大国重器”和“顶梁柱”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国网公司应有的重大贡献增强了信心和决心。
4、通过学习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了国网公司,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如何当好“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重要意义和实施路径。
5、通过学习深刻理解了数字电网就是数字化转型是大趋势,势在必行,电网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必将建成一个数字化、智能化和互联网化的新型电网的标准和愿景。
6、通过学习掌握了数字电网具有物理、技术、价值三大内涵和本体安全、绿色消纳、平台赋能、数据驱动、开放共享、价值创造六大特征。
7、通过学习更加深刻理解并掌握了数字电网的发展方向是:电网数字化、企业数字化、服务数字化与能源生态数字化。
8、通过学习更加坚定了数字电网是以数字技术培育电网及能源产业发展新动能的实践成果,重塑能源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以电网为核心的能源生态系统的构建的信心和决心。
【课程对象】
1、供电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2、基层供电所所长
3、供电所台区经理、班组长
【课程时间】1天 (6小时/天)
【课程形式】
讲授法、现场研讨法、视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课程纲要】
第一节:***关于“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重要讲话
第二节:国家电网公司 “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第三节:数字电网的背景、定义和特征
第四节:数字电网的发展方向与数字电网的价值
第一节: ***关于“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重要讲话
一、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
二、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三、国网公司“十四五”绿色发展投入目标
四、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
第二节:国家电网公司 “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一、公司推动能源电力转型主要实践
二、能源电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路径
三、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着力打造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平台
四、推动网源协调发展和调度交易机制优化,着力做好清洁能源并网消纳
五、推动全社会节能提效,着力提高终端消费电气化水平
六、推动公司节能减排加快实施,着力降低自身碳排放水平
七、推动能源电力技术创新,着力提升运行安全和效率水平
八、推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着力集聚能源绿色转型最大合力
第三节:数字电网的背景、定义和特征
一、数字技术推动社会变革
二、数字生存成为时代主题
三、数字中国成为国家战略
四、数字技术赋能能源革命
五、数字电网的定义
六、数字电网内涵、特征
第四节:数字电网的发展方向与数字电网的价值
一、电网数字化
二、企业数字化
三、服务数字化
四、提升重点领域能效水平能源生态数字化
五、提升社会电力获得感
六、践行国家能源战略
七、支撑数字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