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新《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这部法规涵盖了原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务派遣法》,从以上内容来看,似乎没有涉。实则不然,实务中的劳动用工问题与《民法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课程结合《民法典》《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及司法实务,为大家梳理一下《民法典》中与劳动用工有关的问题,通过案例分享,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给出精准的建议及操作方式,帮助企业做好劳动用工及劳务派遣用工风险的管控,达到双赢。
课程参考法规
《新民法典》
《劳动法》
《仲裁法》
《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保密法》
《社会保险法》
《工伤保险条例》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务派遣实施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一至三》
……
课程收益
收益1:掌握劳动合同签订及解除的技巧,规避企业用工风险;
收益2:掌握辞退违纪员工方式及其技巧,降低经济补偿费用;
收益3:掌握招聘入职环节的用工风险,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收益4:掌握试用期相关管理规定,规避试用期用工风险;
收益5: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劳务派遣的相关法律知识;
收益6:有效运用法律政策,完善管理手段,减少法律风险。
课程对象
企业老板/法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劳动关系管理者、直线部门管理者
课程形式
案例讨论,小组讨论、法规讲解,现场答疑
课程时间
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讲 和谐的第一步——把好招聘录用第一关
一、规避招聘中的“陷阱”
1、避免就业歧视
2、抵御就业欺诈
3、把好入职体检关
4、避免连带赔偿责任
案例1:某企业因招聘新员工发生的纠分
二、录用通知书的发放
1、要约与承诺
2、杜绝邀请
案例2:某员工收到企业要约邀请到公司办理入职却遭拒。
三、依法订立劳动合同
1、信息披露与担保禁止
2、合同订立的基本要求
3、合同的主体、内容与期限
4、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处理
案例3:新员工入职拒签劳动合同引发引分
第二讲 警惕第二步——规避试用期各种陷阱
一、如何约定试用期
1、约定试用期的方式
2、试用期条款的内容
3、约定试用期的期限
4、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后果
案例4:某公司以试用期达不到录用标准为由终止某员工,员工拒绝,并提起仲裁,公司败诉。
二、试用期内的解约
1、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三、试用期的管理误区
1、只约定试用期不约定劳动合同期限
2、单方面“延期转正”或“提前转正”
3、试用期满后迟迟不给劳动者“转正”
4、试用期内可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案例 5:员工同意延长试用期引发的劳动纠分
案例6:员工再次入职,企业约定试用期引发的纠分
案例7:企业因员工表现不错,提长给员工申请转正,导致发生劳动纠分
第三讲 预防第三步——规避劳动合同签订及解除的用工风险
一、劳动合同的法律条款
1、劳动合同的订立
2、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3、用人单位裁员接触劳动合同的操作实务操作
4、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是”铁饭碗“
案例8:员工学历虚假,但工作能力强,且入职已2年多,公司还能解雇吗?
案例9:员工在外赌搏被拘留,公司以犯罪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二、合同到期后的法律风险防范
1、第一次固定合同到期
2、第二次固定合同到期
案例10:合同到期申请仲裁案
案例11:员工第二次固定期限到后,公司不予以签约引发仲裁案
三、哪些情形需要支付双倍工资,如何规避风险
1、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案例12:某员工入职公司9个月,公司一直没有与其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
案例13:某员工合同期满后7个月,公司没有与其续订书面劳动合同
案例14:某员工入职公司24个月,公司一直没有与其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
解析:如何规避上述双倍速工资风险
2、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
案例15:不配合上级工作为由辞退。
案例16:无法胜任岗位为由辞退
解析:上述事件如何合法合情的解除劳动合同,杜绝双倍工资。
四、企业可解除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情形
1、双方协商一致可解除
2、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
案例17:财务人员工作失误,企业解除无固定期限合同?
解析:员工严重违规违纪,企业可合法解除劳动合同
五、经济补偿金 ——不可逃避的法定责任
1、支付经济补尝金的情形
2、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案例18:违规解除员工合同补偿金如何计算?
案例19:深圳某员工在公司服务15年,每月工资39000元,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案例20,北京某员工在公司服务20年,每月工资18000元,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3、赔偿金、补偿金、违约金区别
思考:什么是赔偿金?什么是违约金?什么是补偿金
l 补偿金与违约金的区别
l 补偿金与赔偿金的区别
案例21:员工提交辞职申请次日反悔要撤回,高院怎么判?
案例22:公司多扣了员工个税131元,倒赔了员工5万8!
案例23:公司未及时办离职手续,赔了员工5万5!
第四讲:合理第四步——绩效与薪酬风险管控
一、薪酬管理中的常见名词
Ø 标准工资
Ø 最低工资标准
Ø 日工资
Ø 绩效工资
Ø 岗位工资
Ø 加班工资
案例24、调岗理由解除劳动合同
案例25:绩效考核
案例26:调岗降薪
二、工资支付的基本规定
Ø 工资支付的形式、周期、方式和时间
Ø 工资支付标准的确定
Ø 未依法支付工资的法律后果
案例27:延迟发放工资
三、如何控制加班费成本
Ø 加班费的计算标准
案例 28:一场因加班费引发的纠分
Ø 加班费成本控制技巧
第五讲:精细第五步——加强员工离职管理,降低离职风险
一、辞退违纪员工的五类方法:
1、监控录相
2、现场摄像
3、机关公文
4、证人证言
5、询问笔录
讨论1、面对用人部门的程辞退要求,你是如何处理的
讨论2:规章制度是否重要,你是如何操作员工手册的?
案例29:上班睡觉解雇案
二、员工离职的法律风险防范
1、豪爽型:案例30:某君口头向公司提出辞职
2、隐士型:案例31:自动离职索要经济补偿金
3、暧昧型:案例32:离职原因不具体索要经济补偿金
三、协商离职的法律风险防范
1、三期女职工:案例33:三期女职工协商离职
2、正常协商解除 :案例34:协商离职后反悔
四、合同到期后的法律风险防范
Ø 案例35:合同到期申请仲裁案
五、正常离职的法律风险防范
1、离职原因的防控技巧
2、离职时间的防控技巧
3、离职批复的防控技巧
案例36:离职原因空缺纠分
第六讲:合规第六步——企业劳务派遣用工防与控
一、劳务派遣形式分类
1、完全派遣
2、转移派遣
3、减员派遣
4、试用派遣
5、短期派遣
6、项目派遣
7、晚间派遣
8、钟点派遣
9、双休日派遣
10、集体派遣
二、劳务派遣的相关知识
1、用工范围
2、用工比例
3、劳务派遣协议应载明的内容
4、用工单位可以将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情形
5、劳动合同的的解除和终止
三、连带责任在劳务派遣中的适用
1、什么是连带责任
2、关于连带责任的法规
案例:派遣公司将几名劳动动派遣到学校工作,学校原因没有及时签订劳动合同。
四、《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法律法规分析
1、严格限制劳务派遣的岗位范围
2、提高劳务派遣单位的准入门槛
3、应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
4、劳务派遣违法行为将受到处罚
5、修法前后法律实施作衔接规定
五、劳务派遣的法律风险防范
1、不是所有岗位都可以采用劳务派遣工
2、对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
3、对《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进行详细约定
4、与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派遣工保持必要沟通。
5、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后续跟进和风险防控。
六、案例讨论及分享
案例 1:因派遣工与正式工同岗不同酬引发的纠分
案例2:家乐福案解除三期女劳务派遣案
案例3:从一则案例看用人单位逆向劳务派遣行为的认定
案例4:以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由将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
案例5:不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案例6:滥用至“非三性”岗位
案例7:企业没及时足额支付加班费
案例8:建筑工程劳务派遣人员工伤谁负责
案例9:劳务派遣下,劳动者是否可要求恢复“用工关系”?
第七讲:复盘第七步——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复盘及研讨
一、劳务派遣相关内容复盘及研讨
1、劳务派遣用工中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岗位的理解?
2、如何理解“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3、用人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劳动者时,不得从事的行为?
4、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遭受事故伤害的,应当如何处理?
5、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工时,应遵守的内部程序?
二、容易被忽略的劳动纠分问题
1、无故不来公司上班,将会面临什么?
2、不服从上级合理的任务安排,将会承担哪些责任?
3、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会有哪些后果?
4、个人工作失误,导致公司经济受损,是否需要承担相关的责任?
5、故意虚填个人信息,被公司知晓后,是否会面临解除劳动合同?
6、哪些情况属于严重违规违纪,将面临的责任有哪些?
7、非人为原因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是否需要赔偿?
8、绩效连续几个月不达标,企业是否可合理解除劳动合同?
9、严重违规操作,造成不良后果,将会受到什么处罚?
10、企业以员工迟到、早退、旷工或其他违纪的行为进行扣款,是否合法,如何规避其风险?
三、员工辞职与不辞而别的处理及实操技巧
1、企业能否不批员工离职?
2、员工提出离职后反悔,如何处理?
3、企业能否与员工在合同中约定超过30天的辞职通知期?
4、企业可否要求员工急辞急批?
5、合同中约定未提前30天提出离职需支付一个月工资是否合法?
6、员工急辞职没有办理工作交接,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如何处理?
7、员工不辞而别(自动离职)工资企业能否不予发放,不辞而别有何风险?
四、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的技巧
1、严重违返制度中的“严重”如何界定?(思考:大企业VS小企业的严重程度如何界定)
2、企业制度未制定、合同中未约定,但员工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企业可否解除劳动合同?
3、员工小错不断,大错不犯,企业能否解除?如何操作?
4、员工被警告多少次、旷工多少天才能达到解除合同的条件?
5、员工拒绝加班,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6、员工以极端方式维权(如跳楼、罢工等),企业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7、员工在外兼职是否可解除劳合同?
8、员工由于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企业能否解除?如何操作才能避免风险?
9、直线管理者如何应对违纪员工,如何取证,如何科学的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