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近些年来,国家陆续颁布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最高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一》、《女职工特别保护规定》、《带薪年休假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仲裁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各省市也相应出台了配套的政策法规。我国劳动用工法律体系越来越健全,员工维权意识越来越强,随着法律法规的实施,客观上要求用人单位在劳动用工管理方面做到合法合规“精细化”,合情合理的“人性化”。
然而,在现实的劳动用工管理中,由于企业管理者自身的法律知识储备不足,加之劳动者对法律法规似懂非懂,导致一系列不必要的劳动纠纷。如何能够妥善的预防及处理员工在企业生涯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劳动风险,成了每个企业和谐劳动用工的核心首要工作,本课程将从员工入职前、到岗后、离职中、后等各阶段可能发生的各种用工风险,通过案例分享,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给出精准的建议及操作方式,帮助企业做好用工风险的管控,达到双赢。
课程结构模型:
课程收益:
² 掌握辞退违纪员工方式、技巧及取证,降低企业劳动用工风险;
² 掌握试用期管理的法律规定,规避试用期管理风险,减少纠纷;
² 掌握劳动合同签订、解除、终止的用工风险管控及预防技巧;
课程时间:半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老板/法人、人力资源管理者、劳动关系管理者、直线部门管理者
课程方式:法规分析20%、案例分享60%、现场研讨20%
课程大纲:
第一讲:试用期篇——试用期相关法律问题及用工风险防范
一、规避招聘中的“陷阱”
1. 避免就业歧视
2. 抵御就业欺诈
3. 把好入职体检关
4. 避免连带赔偿责任
案例1:新员工入职拒签劳动合同引发纠纷
二、如何约定试用期
1. 约定试用期的方式
2. 试用期条款的内容
3. 约定试用期的期限
4. 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后果
案例2:某公司以试用期达不到录用标准为由终止某员工,员工拒绝并提起仲裁,公司败诉。
三、试用期的管理误区
1. 只约定试用期不约定合同期限
2. 双方同意是可以延长试用期的
3. 试用期可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4. 试用期内可以不用缴纳社保
5. 离职返岗后可再次约定试用期
6.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需要赔偿培训费、招录费
案例3:延长试用期的引发的纠纷
案例4:员工再次入职约定试用期的纠纷
四、现场讨论及答疑
问题1:《入职登记表》中批注试用期是否合法?
问题2:可否先试用后再签劳动合同,可否单独签订试用期协议?
问题3:员工主动申请延长试用期,是否具有法律风险,如何操作方可避免?
问题4: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有哪些?如何取证?
第二讲:劳动合同篇——劳动合同解除、终止、裁员环节风险预防
一、劳动合同的法律条款
1. 劳动合同的订立
2.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3. 用人单位裁员接触劳动合同的操作实务操作
4.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是”铁饭碗“
案例5:员工学历虚假,但工作能力强,且入职已2年多,公司还能解雇吗?
二、需要支付双倍工资的情形
1、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案例6:某员工入职公司9个月,公司一直没有与其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
案例7:某员工合同期满后7个月,公司没有与其续订书面劳动合同
解析:如何规避上述双倍工资风险
2、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
案例8:无法胜任岗位为由辞退
解析:上述事件如何合法合情的解除劳动合同,杜绝双倍工资。
三、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
1、双方达成一致可签订
2、法律法规规定的三种情形
u 连续工作满十年
u 连续签订二次固定期限
u 连续工作十年距离法定退休不足10年的
案例9:某员工连续与公司签订2次固定期限合同,第二次合同到期前,公司单方面提出终止,不再续签,员工不服,提起仲裁,企业败诉。
解析:企业为什么会败诉,法律法规的依据是什么?
四、企业可解除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情形
1、双方协商一致可解除
2、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
解析:员工严重违规违纪,企业可合法解除劳动合同
五、经济补偿金 ——不可逃避的法定责任
1、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2、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案例10:违规解除员工合同补偿金如何计算?
案例11:深圳某员工在公司服务15年,每月工资35000元,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案例12,北京某员工在公司服务20年,每月工资18000元,公司单方面解除劳
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六、赔偿金、补偿金、违约金区别
思考:什么是赔偿金?什么是违约金?什么是补偿金
1、补偿金与违约金的区别
2、补偿金与赔偿金的区别
案例13:员工提交辞职申请次日反悔要撤回,高院怎么判?
案例14:公司多扣了员工个税131元,倒赔了员工5万8!
案例15:公司未及时办离职手续,赔了员工5万5!
七、现场讨论及答疑:
问题1:劳动者辞职,未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需要承担法律后果吗?
问题2:劳动者辞职,已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可否不批?若不批,是否需要承担法律后果?
问题3:用人单位故意不给劳动者安排工作,给劳动者“放事假”,劳动者可否单位面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问题4: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非法解除的情形有哪些?
第三讲:离职辞退篇——员工离职及辞退的风险管控
一、辞退违纪员工的五类方法
1. 监控录相
2. 现场摄像
3. 机关公文
4. 证人证言
5. 询问笔录
案例16:旷工2次被解雇是否合法
案例17:三期女职工协商离职
案例18:离职原因空缺引发纠纷
案例19:个人辞职引发的劳动纠纷
二、企业调动、转岗的几种情况
1. 工作地点发生变动
2. 工作岗位发生变动
案例20:工作地点发生变动引发的纠纷
三、现场讨论及答疑
问题1:对于违纪员工,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题2:如何证明员工有违纪行为,如何做好预防管理工作?
问题3:如果员工发生违纪行为,何时处理最佳?
问题4:员工发生违纪行为,如何做好书面的调查取证?
问题5:企业规章制度如何明确员工违规违纪情形?
问题6:哪些情形,员工需要向公司支付赔偿或违约金?
问题7:如何将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相关文件有效送达给员工?员工拒收怎么办?
问题8:如何证明员工违纪情形是重大情形?企业可合法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