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作为公司的人力资源需要了解基本的财务知识,如:个人所得税新政、社保新政及多样化用工模式、日常费用发票的规范要求等,如果对财务基础知识不了解将给实务工作带来极大阻碍,特别是对财务知识的匮乏将给企业带来税收风险。
“金税四期”的“以数控税”加剧了企业的涉税风险,社保划归税务征收及新个税法的实施,从目前企业的管理模式来看,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特别是其中的社保成本等,同时也将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
针对个税法,具体有哪些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哪些?具体如何操作?到底哪些项目可记入企业的工资薪金?以何种方式记入方能降低风险及职工的个税税负?个税的汇算清缴如何申报等均需明确和掌握。
针对社保划归税务征收,企业又面临哪些困难和风险?如何采用多种灵活用工的方式以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在不同的用工模式下又如何通过筹划以规避财税风险呢?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些均是不同企业所面临的共同话题。
另外,作为人力资源会涉及日常费用的支出,那么发票报销有哪些规范?哪些发票能报销?哪些发票不能报销?即应掌握税前扣除凭证的要求规范。
资深企业财税实战讲师将从个人所得税新政、社保新政与多样化用工模式降低人工成本、日常费用发票的规范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财务知识,有助于日常工作的顺利进展,并降低企业的财税风险。
课程收益:
● 掌握个税所得税新政;
● 掌握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对企业人工成本的影响;
● 掌握多样化用工模式降低社保成本措施及风险防控;
● 掌握日常费用发票的管理规范,知晓哪些发票可以报销、哪些发票不能报销。
课程特色:
● 实务案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 最新财税,狠抓落地,创造价值。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人力资源人员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数据分析、案例研讨、讲师点评、现场咨询与辅导
课程大纲
第一讲:个人所得税新政
主要知识点均附典型案例进行讲解,通俗易懂
一、工资薪金具体包括的内容
1. 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等
2. 与员工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二、工资薪金税前扣除三原则
1. 实际发生
2. 合理性
3. 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
思考:如何理解“实际发生”?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实际发生”截止时点是?
三、企业福利性补贴支出的相关规定
1. 职工福利费具体包括哪些?
2. 可以作为企业工资薪金支出的福利费需要符合什么条件?
四、纳税义务人
1. 居民个人
2. 非居民个人
五、征税范围
1. 综合征收(4项)
(1) 工资薪金所得
(2) 劳务报酬所得
(3) 稿酬所得
(4)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2. 分类征收(5项)
关注点:居民个人应税所得额的扣除规定,特别是经营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的扣除规定
3. 详解:工资薪金所得
(1) 不予征税项目有哪些?
(2) 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其他项目有哪些?
(3) 年度扣除项目包括哪些?
① 生计费
② 专项扣除(保除+公积金)
关注点:企业社保缴纳业务的办理
思考:银行代发工资,会出现社保风险吗?
③ 专项附加扣除(7项)
A. 婴幼照护专项扣除的相关规定及操作
B. 子女教育专项扣除的相关规定及操作
C. 赡养老人专项扣除的相关规定及操作
D. 继续教育专项扣除的相关规定及操作
E. 房贷专项扣除的相关规定及操作
F. 房租专项扣除的相关规定及操作
G. 大病医疗专项扣除的相关规定及操作
④ 其他扣除
关注点:2020年起对一个纳税年度内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个税的新政
4. 详解:劳务报酬详解
(1) 劳务报酬所得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2) 劳务报酬按次预缴的相关规定?
(3) 劳务报酬所得的个税如何计算?
关注点:2020年起对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因实习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的个税新政
(4) 劳务报酬的个税需由付款单位代扣代缴
5. 其他分类所得
六、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
1. 2023年12月31日前的计算方法
建议:直接按照年终奖单独算个税,汇算清缴时,纳税人可以自行调整选择合适的算法(如果采用)
关注点1:需提前与个人沟通,以防个人还有其他劳务收入等情况
关注点2:如开始计入综合所得,在汇算清缴时不能再转为单独计算
2. 2024年1月1日起的计算方法
七、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
关注点: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需要办理汇算清缴;
1. 哪些纳税人需要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
2. 哪些纳税人免于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
3. 纳税人汇算清缴需要退税的情形
4. 纳税人汇算清缴需要补税的情形
5. 纳税人办理退税、补税的方式
6. 纳税人汇算清缴的办理方式
7. 汇算清缴的办理时间
第二讲:社保新政与多样化用工模式降低人工成本
主要知识点均附典型案例进行讲解
一、社保缴纳新规定
1. 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2. 税务大数据到底能看到什么?
3. 社保缴纳基数到底应是多少?
4. 目前企业面临的社保风险是什么?
5. 政府对社保缴纳现状的态度?
二、关于社保基数
1. 工资总额的口径?
2. 不列入缴费基数的项目(工资总额)的主要有哪些?
三、企业在社保新政下面临的困难与风险
1. 目前企业用工现状:用工成本高
案例:从社保划归税局统一征收,与工资金额统一后,对公司的影响
2. 目前企业用工风险:社保、个税风险
关注点:试用期内是否需缴纳社保?公司能否与员工签订《自愿放弃社保申请》?
四、用工模式的发展趋势
1. 灵活用工的发展趋势
2. 用工模式的多样性
3. 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用工方式
五、降低社保成本,规避社保风险的措施(一)
1. 什么是劳务派遣?
2. 什么是人力资源外包?
3. 什么是劳务外包?
关注点:相关发票的开具
六、降低社保成本,规避社保风险的措施(二)
1. 什么是非全日制用工?
关注点:《劳动合同法》的时间规定
2. 非全日制用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3. 非全日制用工的特点
关注点:备案的主要项目
4. 非全日制用工的适用范围
5.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签订
(1) 合同方式有哪些?
(2) 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6. 非全日制用工的风险管理
(1) 法律风险管理
(2) 证据风险管理
(3) 用工风险管理
7. 其他用工模式
(1) 大学实习生
(2) 退休返聘
第三讲:日常费用发票的规范(税前扣除凭证的财税新政及税收风险规避)
一、哪些发票可以报销?(哪些凭证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1. 税前扣除凭证三原则: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分别如何理解和操作?
2. 税前扣除凭证按照来源分为内部凭证和外部凭证,分别包括哪些凭证?
3. 税前扣除凭证最迟取得时间?给出的公司管理建议?特别是到了年底结账,应如何做?
4. 如果汇算清缴前尚未收到发票等凭证,之后还有税前扣除的机会吗?
5. 当年12月份的供应商发票,在次年汇算清缴前还未收到,能税前扣除吗?如何加强管制?
6. 餐费发票都入业务招待费吗?经办人需递交哪些资料方可避免多纳税?
关注点:企业给客户购买的礼品如何进行账务处理?计入到哪个科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吗?
7. 从果农个人处购买300元苹果,无法取得发票,如何税前扣除?
8. 可以依据分割单进行税前扣除凭证的情形?
9. 如果取得了不合规发票等,怎么办?
10. 对方无法补开、换开发票、其他外部凭证时,需准备哪些资料以证实支出的真实性?
二、哪些发票不可以报销?(哪些凭证由于不规范不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1. 虚开发票:包括哪些情形?
2. 纸制发票专用章不合规发票:应盖什么章?印鉴遮挡了金额怎么办?
3. 票面信息不全或者不清晰发票如何处理?
4. 应当备注而未备注的发票:哪些发票备注栏必须注明相关事项,否则产生财税风险?
关注点:你所收到的租金发票、运费发票等备注栏都填写内容了吗?
5. 重复打印的电子发票
关注点:企业应采用哪些内控措施进行监管,以规避税务风险?
6. 其他不规范票据
三、发票报销的时间要求(发票允许税前扣除的时间要求)
关注点: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还未取得汇算清缴年度的发票,应如何怎么处理?
1. 针对税前扣除凭证的递交时间应如何规定?企业应有哪些管理制度和流程?
2. 每年年末前,针对税前扣除凭证的递交应如何做?
3. 次年年初针对税前扣除凭证的递交应如何做?
4. 汇算清缴时,还未取得汇算清缴年度的发票,应如何怎么处理?
5. 在索要发票时,由于对方注销等原因无法取得相应凭证,怎么办?
课程结束,总结与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