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安全风险管理是当今最为先进、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包括风险管理(风险管控)在内的双重预防机制,已明确写入了我国新版《安全生产法》,这就意味着今后实施风险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不仅是我们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科学的方法、模式,而且也已成为今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遵循的红线、底线,因此,对于广大员工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使全体员工都能够参与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前提。
本课程针对全体员工安全培训而研发,旨在通过本课程培训,帮助学员对有关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名称、术语)、基本理论有一个正确认识,为做好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阐述风险管理三个关键环节---辨识、评估与控制,在此基础上,针对防控过程中出现的隐患进行排查治理,这就是风险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所构成的双重预防机制。
本课程针对员工特点,由浅入深,生动形象的讲授风险管理及隐患排查治理相关知识,受到了广泛好评。
通过本课程培训,使参训学员理解风险管理事故防控的基本原理,掌握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技术、技能,首先,弄清弄懂风险管理基本名词、术语及其相互关系,理解风险管理事故防控的基本原理,重点讲述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削减与控制的几种典型工具方法,在此基础上,讲授并练习隐患排查治理相关知识,使学员能够对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隐患进行排查、辨识。
【课程收益】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让参与培训人员由浅入深地:
² 学习了解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名称、术语);
² 了解安全风险管理基本概念,事故致因机理,事故发生内因、外因等;
² 清楚明白安全风险管理能够预防事故发生机理;
² 掌握风险管理关键环节之危害因素辨识,为安全风险管理奠定坚实基础、评估、控制与评审的要领;
² 学习掌握日常生产经营活动隐患排查知识,能够进行隐患的排查治理。
【课程对象】
新入职人员、全体员工。
【课程时长】
0.5天(6小时/天)
【课程方式】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战方法+课堂练习(线下课)
【课程特色】
通俗易懂的理论知识、大量实战案例,案例接地气、最佳实践可嫁接性强、方法好落地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安全风险管理基本概念
1、Hazard相关概念梳理整合与类型划分
2、危害因素、危险源与隐患
3、危害因素与风险
安全风险管理基本概念多杂乱,不统一,是困惑人们的最大问题。通过本部分介绍,使人们不仅能够对安全风险管理基本概念有所了解,而且梳理整合了与Hazard相关概念,理清了危害因素、危险源与隐患之间的相互关系,危害因素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为正确理解风险管理理论奠定了良好基础。
对安全风险管理基本概念梳理整合与类型划分,得到了业内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应急管理部领导认可,相关术语已进入国家标准。
第二部分:事故致因理论简介
1、能量意外释放论与奶酪模型理论
2、对奶酪模型的改进---屏障模型
通过本部分介绍,使人们了解安全风险管理基本知识以及事故发生的机理等,能够增强人们安全理念、意识。由本人在奶酪模型基础上构建的屏障模型,得到了奶酪模型发明人瑞森教授认可,屏障模型已成为屏障理论基础模型,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第三部分:安全风险管理之危害因素辨识
1、什么是危害因素
2、危害因素辨识的重要性
3、几种典型的危害因素辨识方式方法
4、危害因素辨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本部分将讲述危害因素辨识的重要性;针对铁路、公路、地铁机电等施工作业现场以及其相应运行场所,如何开展危害因素辨识;针对不同情况,推荐几种典型的危害因素辨识方式方法;危害因素辨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等。本部分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难点。
第四部分:安全风险管理之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的原理
2、几种典型的风险评估方法
3、风险评估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区
本部分将讲述风险评估的原理,几种典型的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区,以及如何做好风险评估工作,等等。
第五部分:安全风险管理之风险削减与控制
1、风险削减与控制的几种典型方法
2、选择控制方法的优先次序
3、几种典型方法与现行控制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本部分将讲述风险削减与控制的几种典型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优先次序,介绍这几种典型方法与现行控制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厘清当前诸多防控措施类型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做好防控措施的优先于制定,等等。
第六部分:隐患排查治理
1、何为隐患?
2、隐患判断标准及其排查、辨识;
3、隐患辨识练习。
在风险管理基础上,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隐患进行有效辨识,从而确保防控措施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就能够达到通过风险管理进行事故预防的目的。
在安全风险管理理论方面,胡月亭老师曾出版《安全风险预防与控制》(被唯一冠名为“国家“十三五”风险防控配套教材)、《事故防控策略与技术》(被评为全国石油石化管理创新奖)等学术专著。胡月亭老师具有20多年从事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又具有很强的科研工作能力,能够把源自西方的风险管理理论方法,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做到“洋为中用”。胡月亭老师整合了一条术语,解决了我国安全生产基本名词术语多杂乱问题,术语已写入国家标准;构建了三个模型,其中屏障模型解决了屏障质量与数量方面的问题,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赞誉;提出了两个观点,一个是“风险管理策划阶段评审”,解决风险管理的形式主义问题,已写入2项国家标准,另一个是“隐患预防”,已引起应急管理部领导重视;培育了一种模式—HSE“两书一表”,成为目前我国唯一走出国门、被国际社会所认可的中国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课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