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颜何:中国式养生---黄帝内经的智慧

颜何老师颜何 注册讲师 30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国学文化

课程编号 : 36180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总裁班、公开课、思政课、传统文化爱好者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健康中国: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 ***总书记

自古以来,中国式养生对人体的有机整体都做出来全面研究和论述,从三心二意到五毒四季,从七情六欲到八苦九难,情志变化对职场人士的身体和心灵产生了双重影响,如何更好地调养身心,如何更好地让身体和心灵都能得到解压?正是本次课程套的的重中之重。

养生,供养生长,养护生生之气。“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黄帝内经》)阴阳四时的变化带来气候、社会人事、身体的变化,如何适应变化,养护生机,预防疾病,保持生机勃勃之力,我们从传统中医里探源中医养生之理,学习中医养生之法,了解常见健康问题的中医防护。

本课程《中国式养生--黄帝内经的智慧》将会从以下角度阐述落地有效的具体方法:

面对“怨恨恼怒烦”的五种情绪波动从内外两种角度解决之道

正视“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种情志的来源并传授化解的方法

解读“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会对身心带来正面与负面的能量

运用“十常法”与“八段锦”的养生之道解读人体穴位与保健

浅析“四季养生”与“三魂七魄”对睡眠的调养和人体的三宝

《中国式养生---黄帝内经的智慧》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一部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医书、系统的养生宝典,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为中心,系统论述了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

本课收获

黄帝内经对于中国式养生的意义:精力充沛、活力四射、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黄帝内经对于中国式养生的落地:养心 养气 养精 养神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黄帝内经》对于中国式养生的方式:解压方法、精神修养、饮食起居、体格锻炼

《黄帝内经》对于中国式养生的实践:五行五脏、五音五茶、四季养生、三魂七魄

授课时间:1-2天 6小时/天

授课形式老师讲授+案例分析+学员互动

为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本课程把一些养生保健和身心解压的方式方法融入其中。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了互动环节、图片和人物画像、音频、视频等资料,使课程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可学习性更强,力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学以致用。

课程对象:总裁班、公开课、思政课、传统文化爱好者

课程大纲

绪论

1黄帝内经》是一部怎样的书

2.如何品绎《黄帝内经的智慧中国式养生

第一章 黄帝内经智慧与中国式养生

第一讲:中医养生与健康概论

1、学习中华文化中养生文化的起源及其相关理论

2、中医养生与健康概论之导论

3、中医养生与健康概论之养生文化

4、中医养生与健康概论之生命观

5、中医养生与健康概论之身体观

6、中医养生与健康概论之疾病观

第二讲:找到身体心灵的压力之源---“怨恨恼怒烦”

1、自己体内生“怨”的原因与化解之道

2、外界施与的“怨”如何处理的身心解压

3、“烦躁”的来源以及六种变化对人的影响

4、从易儒道禅医的角度阐述“五毒”的释怀

第三讲:释放身体心灵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1、喜入心--心为君主,如何心生欢喜

2、怒伤肝--怒发冲冠,学会释放怒火

3、思伤脾--食饮有节,调养脾胃虚寒

4、悲伤肺--秋季养生,化解悲忧方法

5、恐伤肾--作强之官,如何自强不息

第四讲:黄帝内经与健康概论之长寿

1、中医养生与健康概论之个体与自然的交融与斗争

2、中医养生与健康概论之形神合一和身心合一

3、中医养生与健康概论之养神

第二章 黄帝内经的智慧---六根养生

第一讲:六根养生的总原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1、健康之--和谐 人与自然的对应

2、疾病之源--不和 天人合一的调养

3、治疗之要--调和 修身养心的方法

第二讲:三魂七魄的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1、睡眠--尸狗如何能够安心入眠

2、呼噜--臭肺如何缓解呼噜打鼾

3、非毒--毒素在体内的快速排解

4、吞贼--异物的转化与分解消化

5、除秽--身体能够恢复能量的开关

第三讲:人身三宝之“精”“气”“神”

1、如何通过饮食和关键穴位“积精全神”?

2、如何运用呼吸调节身体能量?

3、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聚精养神?

第三章 中国式养生之术---导引与功法

第一讲:十常法”与“八段锦”的养生之道解读人体穴位与保健

1、“十常法”教会我们对身体关节与肌肉的协调与保养

2、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的寻穴与艾灸之法

3、掌握呼吸吐纳的方法以调养身体恢复精气神的统一

4、“八段锦”的姿势与保养保健的机理

5、五茶:绿红黄白黑的分类以及人体的潜在病症的对应

第二讲:学习养生方法十常四勿

1、中医养生方法十常四勿之扣齿与吞津

2、中医养生方法十常四勿之耳常弹、眼常运

3、中医养生方法十常四勿之鼻常揉、腹常按

4、中医养生方法十常四勿之足常摩、肢常伸

5、中医养生方法十常四勿之颈常仰、肛常提

第四章 中国式养生智慧---中华经典与养生哲学

第一讲:孔子的养生之道

1、《论语》与《黄帝内经》

2、为何从孔子谈起

3、孔子与精神养生

4、孔子与饮食养生

5、孔子与娱乐养生

6、孔子与起居养生

第二讲:精神养生---掌握修德怡神、调志摄神、如何调志、四气调神的方法

1、精神养生是最高级最重要的养生方法

2、形神学说是精神养生的理论基础

3、修德怡神

4、调志摄神

5、如何调志

6、四气调神

7、《道德经》与《黄帝内经》

第三讲:四季养生--四时养生原则,自我调养方法,掌握四季养生的要点

1、顺应自然的四时养生

2、交节前后的自我调养

3、春季的养生要点

4、夏季的养生要点

5、秋季的养生要点

6、冬季的养生要点

7、黄帝内经养生之阴阳四季五行

题注:

《黄帝内经》开篇记载“为圣人者,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不治已乱而治未乱”,强调了中医养生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正确养生,通过有规律的锻炼,正确的使用药物,适当的进行食补,以及其他的有益于健康的活动,让每个人实现永葆健康的人生小目标。

课程内容涵括中医养生漫谈、四季与时辰养生、饮食养生、阴阳养生、养生杂谈等部分。强化学习者的中医养生辨证思维有助于引导中医爱好者进入中医经典殿堂。

颜何老师的其他课程

• 颜何:《中国式家庭---家文化·传天下》
课程背景: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总书记 家庭的精神风貌,是社会和国家风气的缩影。家庭能够和谐发展,国之大家才能风清气正。家教家风潜移默化,不仅仅直接引导着人的成长成才,有助于维护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还直接关系着良好社会风气和国家风气的养成。 《颜氏家训的启迪》---妇人之仁终败儿 慈威兼济得良子 父子相处有妙方 易子而教因由故 进德修业齐家之本 夫和妻柔家风典范 妖妄巫觋不可沾染 课程目的: 弘扬家风 · 传承家训:历代家训名言实录 幸福的婚姻家庭:中国式家庭的五伦关系 家风廉洁:好家风的社会伦理与职场实践 课程收益: ♕修身以齐家:教育子女的亲子关系与夫妻和谐的家庭关系; ♕齐家以内圣:家和万事兴的中国式家庭与中国式奋斗之间的联系; ♕内圣以外王:现代社会中的亲子关系与古今教育的异同以及联系; 家风家教作为规范家庭道德、维护家庭秩序的伦理道德文化,其中涉及到修身、立志、报国、清廉、节俭、孝悌等各个方面,并潜移默化地存在于人们成长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应该说,一个家庭的良性发展,家风家教是其中一条充满正能量的精神纽带不仅仅直接引导着人的成长成才,还有助于维护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着良好社会风气和国家风气的养成。 本课程通过讲授历代名人的家教思想,重点讲授一些重要的家训、家规和家范,比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了凡四训》等中华家训中所包含的家教思想,并且结合这些家训、家规和家范的制定者的家教实践及其影响进行讲授。 课程时间:0.5-1天 6小时/天 课程对象:总裁班、公开课、学校、致力于家庭和谐以及亲子关系的父母 课程大纲 第一篇 弘扬家风·传承家训---阴阳五行与中国式家庭 第一讲:古今家训与家族兴旺的关系 1、《中华家训》的家教思想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2、《颜氏家训的启迪》暨家庭伦理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3、《朱子家训》的家教与家风与中国式家庭---家文化·传天下 4、《了凡四训》传承中华传统家教家风对于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 第二讲:家和之道 · 阴阳四象五行学说与家和万事兴 1、少阳--东方属木--青龙:家中少男,活泼好动的生发之机 2、老阳--南方属火--朱雀:家中丈夫,火性炎上的积极担当 3、平和--中位属土--黄龙:家中公婆,阴阳平和的和蔼可亲 4、少阴--西方属金--白虎:家中少女,金性收敛的细致文静 5、老阴--北方属水--玄武:家中妻子,上善若水的温柔婉约 第二篇 幸福的婚姻家庭---夫和妻柔与父慈子孝 第一讲:阴阳五行与家庭五伦的对应关系:找到家庭成员的五伦排序 1、如何化解“婆媳不和”矛盾:家庭幸福指数的重要指征 2、孟子也是一个“妈宝男”:孟母教训儿子不能得志便休妻 3、金木水火土与夫妻子女祖:太极-家和万事兴的中国智慧 第二讲:亲子关系 · 运用易经《蒙卦》智慧 · 总结并解决问题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1、亲子之间的相处之道:尊重而不能放纵,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2、教育方式的具体实施:《山水蒙卦》揭示家庭教育的阶段性 3、如何认识到孝敬含义: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4、家庭成员的分工合作:男有分,女有归;家务事提升责任感 5、夫妻相处与孩子情商:阴阳调和的氛围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 第三篇 良好的家庭关系---好家风的社会伦理与职场实践 第一讲: 亲子关系传承孝悌治家的家风---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曾国藩:“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 1、君子务本---孝道传家---其为仁之本与 2、生事以礼---愉色婉容---爱亲之深者也 3、孝之以敬---劳而无怨---事父母几谏者 4、孝行: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 第二讲:好家风的社会伦理与职场实践 1、 好家风决定好未来---曾国藩从草根到封侯拜相的逆袭之因 3、 读书明理的家风---教育孩子拥有君子人格的终极法宝 4、 反思改过的家风---培养孩子修身不怨天不尤人的情商 5、 善待邻里的家风---以身作则教会孩子成为社交达人 6、 勤俭治家的家风---培养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风骨 7、 孝悌治家的家风---君子之本是成就职场大人的基础 8、 清廉刚正的家风---廉洁是家业百年长青不衰的秘密 参考资料 1. 李兵:《习训齐家:中华传统家教家风》,中华书局2020年10月。 2. 马镛:《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 徐梓:《中华文化通志·家范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 朱明勋:《中国家训史论稿》,巴蜀书社2008年版。 5. 唐翼明:《唐翼明解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 6. 唐浩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岳麓书社2002年版。 题外音 本课程为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服务,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主,注重价值引领;引领听众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从而提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国学经典,《颜氏家训》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国学经典智慧的家庭教育、家风家训、为人处世,人生成长,自我管理之道、修齐治平之道等等进行深刻剖析。
• 颜何: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的发展脉络
课程背景 这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快餐化的时代;全球化拷问着人们的文化根基,信息化拷问着人们的价值信仰,快餐化拷问着人们的经典阅读。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为继承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坚持文化自信,希冀提供一个阅读哲学经典、传承中国文化、铸造民族精神的优秀课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课程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的发展脉络》 以中国传统文化发展阶段为基础、学派流变为经线、问题论争为纬线,旨在使听众获得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领会中国传统文化各时代的继承与创新关系。本课程把做学问与做人结合起来,着力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仁智一体、知行合一的特色,引导听众追求健全人格。 通过教学,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范畴、主要哲学家和哲学经典的基本思想和哲学理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流派之学术、思想及其发展线索。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理论特质及思维模式,引导听众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世界,感受华夏文明之智慧,从而培护自己的德性生命,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 授课目标 本课程旨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既有对儒释道经典的介绍,也有对理学、心学思想的阐释,以期以一种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中国传统哲学,让听众能够对中国传统传统文化有一种全方位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加强哲学经典著作与生活工作的联系,强调传授知识与提高质量相结合;强调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相结合;强调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强调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吸收外来文化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强调时代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从而引导听众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拓展现代人的知识面,完善现代人的知识结构,弘扬人文精神,提高文化素质,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授课时间: 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总裁班、研修班、思政课、企事业单位中高层 致力于中华历史和文化自信的企业文化结合的企业或事业单位 课程大纲 本课分十二个专题,分别介绍《易经》的起源与发展、先秦诸子之百家争鸣,孔子《论语》的思想、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大学》《中庸》的思想,《庄子》的思想,《孙子兵法》的思想,《心经》的思想,以及朱熹理学的思想、王阳明《传习录》的思想等等。既有对儒释道经典的介绍,也有对理学、心学思想的阐释,以期以一种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中国传统哲学,让听众能够对中国传统哲学有一种全方位的认识。 01 《易经》的起源与发展 1.1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1.2 连山、归葬、周易与经传 1.3 乾卦解读:周易的人生观 1.4 坤卦解读:周易的道德观 1.5 泰卦解读:周易的对话观 02 先秦诸子之百家争鸣 2.1 百家争鸣的原因与历史背景 2.2 道家代表:老子、庄子 2.3 儒家代表:孔子、孟子 2.4 墨家与阴阳家:墨翟、邹衍 2.5 法家与兵家:管仲、孙子 2.6 纵横捭阖:子贡与鬼谷子的关联 03 道家---《道德经》的智慧 3.1 老子其人其事其思想 3.2 《道德经》本体论哲学:尊道贵德、道法自然 3.3 《道德经》政治哲学: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3.4 《道德经》境界、修养论哲学:上善若水,柔弱谦下 3.5 《道德经》认识论哲学:静观玄览 04 儒家---《论语》与《大学》《中庸》的智慧 4.1 孔子的历史形象 4.2《论语》与“对话录” 4.3 孔子“仁”的思想 4.4 孔子的学习之道 4.5《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4.6 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4.7《中庸》的“诚之”与“慎独” 4.8《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05 兵家---《孙子兵法》的智慧 5.1 孙子其人其书 5.2 用间篇 5.3 谋攻篇 5.4 军势篇 5.5 五事七计的当代应用 5.6 兵家修道而“保法” 06 道家的发扬---《庄子》的智慧 6.1 庄子其人其书 6.2 庄子思想(上) 6.3 庄子思想(下) 6.4《庄子》天道、性命哲学思想:道、天、性 6.5《庄子》的齐物与逍遥 07 法家改革的利弊---制度约束与酷吏手段 7.1 法家思想之一般特点 7.2 法家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7.3 法家的历史进化论 7.4 从管仲到商鞅的变化 7.5 李斯的成功与失败 08 两汉经学与魏晋玄学 8.1 汉初黄老哲学 8.2 董仲舒的经学哲学 8.3 王弼的哲学 8.4 儒家思想的主流意识形态 8.5 谶纬之学的盛行:腐儒、陋儒、伪儒、神儒的滋生 09 隋唐佛教哲学--隋唐佛学 9.1印度佛教哲学概论 9.2佛教哲学在中国的早期流传 9.3隋唐佛教哲学的中国化 9.4返归印度之佛教 9.5《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9.6毛泽东论《六祖坛经》 10 宋明哲学---理学 10.1 宋明道学的先声 10.2 朱熹思想导读 10.3 对理的疏解 10.4 对欲的疏解 10.5 理欲关系的认识 10.6 存天理与灭人欲的辩证统一 11 明清实学---心学的产生 11.1 王阳明其人 11.2 王阳明思想导读 11.3 心即是理 11.4 知行合一 11.5 致良知说 11.6 心学的应用于发展 12 中国哲学的发展与实践--思想的融合 12.1 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 12.2 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 12.3 中国传统哲学的创新性发展 12.4 朴学与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 12.5 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2.6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精神贡献世界 授课形式:老师讲授+案例分析+学员互动 为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本课程把一些耳熟能详中国古代人物故事融入其中。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献的书影、图片和人物画像、音频、视频等资料,使课程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可学习性更强,力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学以致用。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六祖坛经》、《史记》、《资治通鉴》,《传习录》; 2.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心学; 3.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革命史; 4.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 《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7.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8. 《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年10月;
• 颜何:易经智慧与现代管理
课程背景: 《易经》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智慧传承上下五千年,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甚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中都有着易经智慧; 长久以来团队与组织的管理智慧和领导的执政魅力提升是企业运用的重中之重,那么到底哪种方式更加有利于现今组织管理,领导力提升,市场开拓,团队建设呢?运用哪些思维工具和思维方式更能让管理工作开展起来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呢?易经中有哪些智慧能够帮助管理者解决问题呢? 在现今这个充满着多变、冲击与变革的人生中,如何寻求团队与组织高效管理的方式?如何调整情绪和释放压力?如何以更愉悦的状态迎来巅峰的人生?从《易经智慧在工作体系的应用》的角度加以解读,寻求易经与工作的结合,达成职业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团队的组织管理、团队成员的自我管理和企业永续经营!本课程将以《易经》作为主线,从中汲取管理智慧并加以运用,用易经智慧经营事业,提升组织管理能力,最终实现企业基业长青,收获人生美满富足。 课程目标: ● 讲解易经在工作体系的应用---易源三流与阴阳和合 ● 讲解易经在工作体系的应用---厚德载物的道德力量 ● 讲解易经在工作体系的应用---道法自然的自然力量 ● 讲解易经在工作体系的应用---天人合一的自强不息 课程收益: ● 通过学习易经智慧,提升团队的智慧与魅力 ● 通过学习易经智慧,凝聚人心的方式与技巧 ● 通过学习易经智慧,实现情绪管理阳光心态 课程时间: 1-2天 , 6小时/天 课程对象:总裁班、公开课、企业经营者与治理者、职场精英、国学爱好者 课程形式:老师讲授+案例分析+学员互动;为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本课程把一些耳熟能详国学故事融入其中。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了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文献的书影、图片和人物画像、音频、视频等资料,使课程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可学习性更强,力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学以致用。 课程大纲 第一篇:易经的阴阳思维方式在工作体系的应用 第一讲:易经就是把自然的规律转移到人、事、物方面 1、易经的阴阳思维启迪管理智慧---管理者的两面性 2、易经的互化思维分析管理智慧---管理职能的互通 3、易经的辩证思维解读管理智慧---冲突事件的转变 4、易经的统一思维应用管理智慧---意识形态的统一 第二讲:易经阴阳哲学理念的应用与职场修炼的“四合” 1、与天地合其德: 创造价值和解决问题 2、与日月合其明: 工作方法和意识形态 3、与四时合其序: 遵循规律和注重整体 4、与鬼神合其吉凶: 为人处世知行合一 第二篇:乾卦之道的君子人格: 时乘六龙以御天 第一讲:团队成员组织管理的六个阶段 1、潜龙勿用---自强不息的忍耐千万与千万忍耐 2、见龙在田---把握机遇的勇于担当与积极进取 3、惕龙乾乾---慎言慎行的兢兢业业与殚精竭虑 4、跃龙在渊---与时俱进的把握时机与努力提升 5、飞龙在天---修齐治平的头脑冷静与深入群众 6、亢龙有悔---功成不居的改过责己与迅速调整 第二讲:君子四德---自我管理的君子人格 1、元---明志的职场心法:明明德是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 2、亨---仁爱的处事原则:三纲八目对职场心法修炼和阳光心态 3、利---责善的职场目标:职业目标帮助塑造内在职场阳光心态 4、贞---奉献的职业精神:阳光心态表现为工作敬业度和忠诚度 第三篇: 坤卦之道的厚德载物: 柔顺亨通富足人生 第一讲:龙马精神在工作体系的配合智慧 1、艰苦创业 厚积薄发的人生智慧 2、四方通达 亲力亲为的人生智慧 3、循规蹈矩 有成有险的人生智慧 4、心胸开阔 淡泊名利的人生智慧 5、黄袍加身 名利双收的人生智慧 6、未雨绸缪 辉煌时代的人生智慧 第二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儒家八德 孝悌忠信与礼义廉耻 2、道家玄德 不辞不有与不恃不宰 3、佛家功德 觉行圆满与应无所住 4、医家全德 法于阴阳与和于术数 5、易经大德 大德曰生与大宝曰位 第四篇 易经第49卦---革卦:工作体系用好“善”字诀 第一讲:泽中有火,君子以治历明时 1、组织管理的至善----工作高强度下如何长袖善舞 2、组织管理的上善----压力倍增时该如何应对自如 3、组织管理的乐善----同事关系如何做到有效沟通 4、组织管理的积善----面对冲突时合理的解决智慧 第二讲:革卦智慧工作体系中的“善”于处世 上位篇---“善于”上级相处 1、与上级相处的智慧:过于亲密则会过犹不及 2、被上级赏识的智慧:有能力、懂规则、无背景 3、被上司提携的智慧:高不成、先低就、耐得住 4、与上司沟通的智慧:先了解、得信任、再建议 共事篇---“善于”和谐平级 1、与志同道合的同事相处:三观相同的同事相处默契 2、与同道不同频的同事相处:三观不同的同事从容应对 3、对同志不同智的同事相处:唯贤是举宽容的积极推荐 御下篇---“善于”带兵之道 1、面对下属的进步:扬善于公庭的积极肯定 2、面对下属的错误:归过于私室的交心交情 3、激励下属的自觉:了解人欲更要把握人心 4、赏与罚的艺术性:不吝名利与秉公的赏罚 5、谈主义和讲利益:合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公 自处篇---“善于”内圣外王 1、修身是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慎独是君子:若人不知 己莫要为 3、身教是王道:以身作则方不令而行 4、晓事与办事:知上下轻重大小缓急 5、做人留余地:盛时想衰上场念下场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六祖坛经》、《史记》、《资治通鉴》,《传习录》;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心学; 2.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革命史; 3.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6.《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7.《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年10月; 题外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国学经典智慧的为人处世之道,人生成长之道,自我管理之道、修齐治平之道等等进行深刻剖析,结合现代管理阐述了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带来帮助。 本课程学术视域宽广,追本溯源,采用比较式的教学方法来探索中华民族提倡的君子人格具体范畴,并在本课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聚焦在: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自强日新、博学笃行;注重经典文献的解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语言优美流畅、平实生动,讲解深入浅出,逻辑线索清晰、环环相扣,是响应时代号召与组织发展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本课程为立德树人服务,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主,注重价值引领。结合时代精神成就君子人格,运用在工作生活上的知行合一;引领听众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提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