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总书记
儒家文化的形成,从孔子算起,已经有2500多年了。儒家文化曾经作为中国官方哲学影响中国达2000多年,虽然经历了不少曲折流变,但其理论体系却逐步走向完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家思想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己及人的思维方式正好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的重要内容。包含了以孔子及其后世历代弟子为代表的思想学说和为人处世的学问,体现了政治、经济、伦理,尤其是治国理政以及教育文化方面的智慧,在后世特别是当今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经营管理之道、职业素养提升中得以体现,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在世界声名远播。
本课程选择儒家文化为为主要讲述内容对象,以对比性教学的方式从不同视角和层面儒家所蕴含的领导智慧与干部素养提升进行解读,理解和践行儒家的为政、为人、为学的“三为智慧”,通过学习儒家文化,提升管理艺术和干部素养的为人处世之道。
课程收益:
● 知晓企业管理之道,掌握成就人才以及自我成就之本
● 通过对儒家智慧的学习与应用掌握管理之道落地实践
● 解读儒家文化的儒风清雅与现实中为人处世君子人格
● 解析历代儒家文化的内核以提升干部素养并加以应用
课程目录:
上篇:儒家的起源、体系、发展
1、儒家文化的起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硕果
2、儒家文化的体系:从儒家八派到理学与心学
3、儒家文化的发展: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成果
中篇:儒家智慧提升管理者修为:为人、为学、为政
1、修身齐家--自我管理范畴:对于家庭组织和社会的感恩情怀
2、立德为政--管理他人范畴:对于组织的忠诚度和互相信任度
3、知行合一--接受管理范畴:对于仁义礼智信和现实的事上炼
下篇:儒家智慧与管理者修为的五字真言:仁、义、礼、智、信
课程时间:1-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总裁班、公开课、思政课、企业中高层领导;
课程大纲
上 篇 儒家的起源、体系、发展
第一讲:儒家文化的起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硕果
先秦儒家---儒家思想主要有几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起源-周公对儒家思想的创立
第二阶段:孔子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第三阶段:孟子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第四阶段:荀子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第二讲:儒家文化的体系:从儒家八派到理学与心学
秦汉儒家---儒家思想的演变与分支
第一阶段:秦朝的法家当令与焚书坑儒
第二阶段: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真正内涵
第三阶段:两汉经学对儒家八派的融合
第三讲:儒家文化的发展: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成果
宋明理学---儒家思想的积极与消极
第一阶段:三教合一的儒家思想
第二阶段: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第三阶段:乾嘉朴学与新儒思想
中 篇 儒家智慧与管理者修为:为人、为学、为政
第一讲:儒家立志---家庭出身与人生成就
1. 面对迷茫:人生分阶段完成目标的论语智慧
2. 面对指责:以直报怨和心中坦荡的论语智慧
3. 面对刁难:忠告而善与不可则止的论语智慧
4. 面对生命:豁达性情与审时度势的论语智慧
5. 面对传承:教育传家和人生五伦的论语智慧
案例:从阳货侮辱孔子看情绪的调整之法
案例:从宰予巧舌如簧看孔子对待人生
第二讲:君子人格---论语智慧的自我管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干部素养就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合规与知人善任的条件
1. 跟颜回学做一个君子
修己成仁:品德第一,懂事比能做事更重要
1.“儒家八德”的企业文化与商业价值中的应用
2.“儒家九思”的为人处世与职业生涯中的应用
3.“为学”“为人”“为政”三者文化关联与实践
2.跟子路学做一个勇者
自胜者强:百折不挠,勇于面对困难的挑战
1. 打造企业文化属性和企业价值
2. 构建商业文化属性和企业价值
3. 跟子夏学做一个学者
善于学习:学以致用,职业生涯成长的唯一路径
第三讲:儒家为学---学而时习---学习的力量
1. 面对怀疑:坦然处之和积极面对的论语智慧
2. 面对学习:孜孜不倦和勇于探索的论语智慧
3. 面对误解:圣人之杀和勇于承担的论语智慧
4. 面对现状:努力追求和感慨命运的论语智慧
5. 不知不愠:已欲达而达人修己以安百姓智慧
案例:从被困陈蔡看孔子的乐观积极地精神
案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人生态度
第四讲:儒学功能---为师的修为---六大教育要素
企业管理的教育属性:优秀的管理者同时也是一位教育者;
跟孔子学做一个教育者——为师之道
1. 有教无类的论语智慧:企业治理应该把教育培养作为第一要务
2. 学而不厌的论语智慧:企业让员工有积极进取的学习提升意识
3. 诲人不倦的论语智慧:始终对待客户要有不知疲倦的服务理念
4. 一视同仁的论语智慧:团队相处之道要心胸豁达不带有色眼镜
5. 相知相契的论语智慧:上下级同事相处彼此欣赏携手共赢共商
6. 立德树人的论语智慧:公司要制定树立优秀标准和人才储备库
案例:方太的儒家文化研究院奠定长青基础
第五讲:儒家为政---管理素养提升---为政之道
企业管理的管理属性:跟孔子学做一个领导者——为政之道
1. 干部素养的为政智慧:为政以德,优良品德决定了公司的企业灵魂
2. 领导角色的为官智慧:为官为教,领导的管理者身份和教育者身份
3. 干部职责的修身智慧: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和上行下效的影响作用
4. 领导艺术的中和智慧:中正中和,把握人性和过犹不及的方法运用
5. 治企理政的八德智慧:八德为重,六为施政和企业全员的高忠诚度
案例:曾国藩的带兵之道与为官之道
第六讲:儒家智慧的经营发展之路---五大财路
企业管理的经营属性:跟子贡学做一个企业家——为商之道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
1. 患不知人也:从正确的角度对人欲在经营中的运用
2. 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没有最基本的诚信则无法长久
3. 君子坦荡荡:诚实经营与奉公守法的人胸怀常坦荡
4. 大德不逾闲:经商中底线不能碰触,但要灵活掌握
5. 人之生也直:做合法与合规的生意。不可歪门邪道
案例:张瑞敏的儒家治理文化
下 篇 儒学内核--仁义礼智信--管理者修为的“五字真言”
第一讲:仁篇:仁者爱人---管理者境界与修养
1. 做人的根本:君子务本,孝悌也者,仁之本与!
2. 识人与用人:巧言令色,鲜矣仁;足恭尤为可怕!
3. 如何不生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与家无怨!
4. 四非要践行:克己复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
第二讲:义篇:利,义之和也---管理者的意识形态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
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1. 大义:义不容辞,大义凛然;--信仰的力量
2. 侠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儒墨的融合
3. 仁义:宽厚正直,通情达理;--儒法的内涵
4. 利义:义之和也,见利思义;--儒理的智慧
第三讲:礼篇:知礼方能立---管理者的行为规范
1. 恭而无礼则劳:一味恭敬而不知礼,就会劳倦疲乏
2. 慎而无礼则葸:只知谨慎却不知礼,便会胆怯多惧
3. 勇而无礼则乱:只是勇猛却不知礼,就会莽撞作乱
4. 直而无礼则绞:心直口快却不知礼,便会尖利刻薄
第四讲:智篇:知人善任与为人处世---管理者的智慧
1. 同志同道--相处智慧: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 三损三益--交友智慧:直、谅、多闻;便辟,善柔,便佞
3. 三达德---君子之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 知人用人--儒道融合:与日月合其明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五讲:信篇: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为人处世之道
1. 信而后谏---与上级相处的修炼心法
2. 信而劳民---执行力提升的修炼心法
3. 忠告而善---同事相处的信任产生美
4. 言必信,行必果---做事准则的真谛
5. 品德和付出---职场辉煌的两大法宝
6. 国学智慧解读---“信”的不同内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总书记
题注: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印发,深刻体现了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高度自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共识、精神追求、政治智慧、历史经验,植根于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内的红色精神谱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灵魂,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恪守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为核心的政党价值观,实现了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充满思想的力量、道义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几部国学经典之一,《论语》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论语》的领导为政之道深刻剖析,阐述了许许多多与我们现实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观点,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够带来帮助。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史记》、《资治通鉴》;
2.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阳明心学;
3. 中国历史概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革命史;
4.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5. ***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 《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7.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8. 《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年10月;
题外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国学经典智慧的为人处世之道,人生成长之道,自我管理之道、修齐治平之道等等进行深刻剖析,结合现代管理阐述了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带来帮助。
本课程学术视域宽广,追本溯源,采用比较式的教学方法来探索中华民族提倡的君子人格具体范畴,并在本课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聚焦在: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自强日新、博学笃行;注重经典文献的解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语言优美流畅、平实生动,讲解深入浅出,逻辑线索清晰、环环相扣,是响应时代号召与组织发展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本课程为立德树人服务,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主,注重价值引领。结合时代精神成就君子人格,运用在工作生活上的知行合一;引领听众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提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